从技术创新入手 让互联网经济升级成真正的数字经济
发布时间:2019-06-25 01:17来源: 网络整理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信通院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产值已经占据GDP总量的34.8%,显示了新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轫于21世纪初的电子商务。彼时,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打开了全新的经济门类——互联网经济。同时,催生了大量的新经济主体,例如互联网平台、主播等。但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技术手段、市场规模、商业逻辑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边际增长持续放缓。
最近几年,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周期更迭的迹象,风险正在不断抬头。其中原因多样,但是离不开行业自身规律和社会经济环境。诸多的互联网头部企业纷纷转型,互联网发展已进入下半场,发展逻辑亟待转变。
传统互联网行业发展受经济周期与自身规律制约
互联网企业在全球都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驱动引擎。互联网行业在未来将会成为与金融行业同等重要,并且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基础行业。
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市值高,拥有对一国资本市场的较大影响,尤其是资本市场中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可以引领市场发展的走向。例如从2009年开始的长达9年的美股牛市就一直由“FAANG”五只科技股(脸书Facebook、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奈飞Netflix以及谷歌Google)引领,自从2014年底以来,这五只股票的平均涨幅高达229%,同期美国三大股指涨幅仅有142.76%;进入2018年以来,美股的数次暴跌都与这五只科技股的股价下调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深度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成为了诸多行业的基础设施。支付宝、微信成为国民应用,大量的小微企业依托于这两款APP建造了庞大的生存产业链。截至2018年3月,微信用户数量达10.4 亿,支付宝用户数量达8.7亿,均超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的2017年底中国网民数量的8.02亿。此外,这些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应用正在或者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
传统互联网经济的横空出世,用科技的手段颠覆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并且还修正了部分经济规律。例如同样采用BtoC模式,线上电商商城可以大量降低成本、精准匹配客群、打破空间限制,突破零售的边际收益率递减瓶颈。
但是,传统互联网经济的自身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其天花板效应,并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传统互联网行业经济模式存在的天花板与风险,主要在于用户规模瓶颈与估值模型风险。第一,用户规模存在天然瓶颈。伴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张,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但是用户规模天然存在瓶颈——能够入网的用户数量。一方面,当增量用户规模受限或者用户数量增长放缓,业务发展天花板显现(淘宝、京东、拼多多日活,以及日活、月活数增长率);另一方面,当存量用户规模被其他竞争对手通过新方式逐渐抢夺,旧有业务模式将会萎缩。
第二,估值模型片面追求规模。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是向未来看的。在互联网企业扩张期,出于抢占市场的目的,经常采用“抢赛道”的方法。除了一部分自然增长的用户以外,往往大量通过“补贴换流量”的做法打开市场。这就导致资本市场给予互联网企业估值时,以用户规模作为主要评估依据。一旦用户规模触及瓶颈,这个向“未来”看的估值模型就会失灵,反映在创投企业估值缩水,融资困难;互联网企业二级市场价格跳水,市值下降。
在这个方面,美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的进程十分类似。回看美国发展历史,可以一窥究竟。
美国互联网“泡沫”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