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澳洲没有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0-07-27 19:01来源: 网络整理

从北京移居澳洲已经 3 个多月,越来越觉得我是到了一个假的发达国家。

先从这边的几个生活场景说起吧。

我现在出门要拿上钱包,里面一定要有些现金,带上驾照;而以前在北京,只需揣着手机就能出门了。

我在澳洲一家电商平台上订购了电视机、洗衣机和吸尘器,5 月 20 日下单,预定送货日期居然是 6 月 11 日,然而真正到货的日期是 6 月 14 日。这样的购物体验刷新了我对网购的认知,在北京两三天甚至当天就能送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为了租房子,我们要给中介发电子邮件约看房日期,经常是我写几句发过去,对方写几句回过来,一个即时聊天工具几分钟就能办妥的事儿,我们通过邮件沟通了一天半(中介下午 5 点下班之后就不再回邮件了)。有那么几天,我要经常 check 邮箱,也曾出错,把应该给 A 中介的邮件回给了 B。难道澳洲人的智能手机就是用来收发邮件的?

说来奇怪,WiFi 可是澳大利亚人发明的,但 " 互联网 +" 的发展却并不完善。带着疑问,我开始打量澳大利亚的互联网,不,应该是移动互联网。得出的结论是:澳洲没有互联网。

扫码也被媒体称为 " 黑科技 "

出国前,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大厂,我有过十多年的工作经验。

以前在传统媒体工作时,觉得互联网是高科技企业,小而美、技术解决一切。等到几年前我也投身到互联网时才发现,互联网企业其实是人力密集型的 " 传统大厂 "。电商自不必言,得有十几万员工,即便以算法推荐而傲娇的某互联网新霸主,光是人工审核人员就有上万人。

单从人力这一点上讲,澳大利亚的互联网已经输了。

澳洲全国人口只有 2500 多万,这个量级即便全体国民都使用一个 APP,那 DAU 也只有两千多万,估计排不进中国 APP 综合榜单的前 100。人少,开发成本和产品回报之间难以形成正比,所以敢闯进澳洲互联网领域的,都是不差钱的主。

澳洲没有互联网

作者居住地霍巴特的风景摄影 / 张彦斌

想起我在国内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日子,但凡跟客户聊合作言必谈 UV 多少、PV 多少,日活怎么样,商业价值和变现能力如何。在澳大利亚,人口就那么多,还好意思刷这些数据么?

大体上来说,有几个词可以概括我的感受。

第一个是 " 佛系 "。

6 月底是澳洲财年结束期,很多零售企业都疯狂打折促销。朋友发微信告诉我们,澳洲一家大的连锁超市 1000 多种商品半价出售,让我们赶紧去淘。这要在国内,超市的 APP 早就发 push 给顾客推送通知了吧?但在这里,疯狂打折反而搞得静悄悄。我在手机上又确认一遍,我没有关闭这家超市 APP 的通知,如此低调的促销宣传不知道是何原因。

还是这家超市,最近宣布将为顾客实行扫码支付,让那些 " 时间紧迫 " 的顾客通过智能手机一边购物一边结账,不需花时间排队。他们已在悉尼测试了好几个月,反响热烈。澳洲媒体称此为 " 黑科技 ",真是把科技给黑了一把,扫码结账是中国国内大超市的标配好吗?

第二个是 " 懒 "。

澳洲人奉行拿来主义、实用主义,什么产品好用就在应用商店下载什么,谁开发的并不重要。所以他们普遍用的 APP 是 Twitter、Facebook、YouTube、 Instagram、Google 全家桶。

我儿子上幼儿园后,老师给我一个二维码,让我们在手机上装一个 APP,她可以把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表现发给我们,有图片、视频和语音。我了解到,这个 APP 在澳洲小学普遍使用,它由一家美国公司开发,注册账户的电话号码只认美国的,但这不妨碍我们正常使用。

在国内,我儿子上红黄蓝幼儿园时,我们用过类似的 APP ,只不过那是红黄蓝教育集团自己开发的。

还有一个感受是," 传统 "。

入冬之前,我在有 " 澳洲淘宝网 " 之称的一个网站上买了 2 吨烧火木柴,询价、交易的过程类似于淘宝,卖家和买家在线沟通好之后,可以选择付款方式。网站上推荐的是 PayPal ,为此我还专门注册了 PayPal 账户,但卖家说,如果现金更好。所以,这次互联网交易的结果还是退变成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澳洲咖啡馆遍地,人们喝咖啡吃点心时的标配读物仍旧是报纸。没错,报纸在澳洲仍然是重要的大众媒介,各超市入口处就能随手买一份。比如最近孙杨和霍顿的事,澳洲报纸就给予了充分关注。

澳洲没有互联网

澳洲当地报纸上的超市促销页面;摄影 / 张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