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欧洲为何被互联网业开除 换着花样罚美国公司得逞

发布时间:2020-07-22 08:13来源: 网络整理

本周苹果赢了一场对欧盟法院的胜诉,免去了130亿欧元的罚款,这让苹果非常开心,苦的却是欧盟反垄断专员维斯塔格,这位老姐花了五年时间来打击苹果、亚马逊等在欧洲部分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这一场败诉让她遭受重击。事实上几乎所有有点名气的美国互联网公司在欧洲都被各种名目罚过,其中最主要的由头就是垄断,这不得不让人奇怪,为什么这些巨头公司总能在欧洲形成垄断,欧洲自己的互联网企业呢?聊聊为什么欧洲会被互联网产业开除。


01 美国IT巨头成欧盟提款机

互联网企业在欧洲被罚款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了,单就最近两个月,以下是巨头要被罚清单:

5月,欧盟对微软处以7.31亿美元罚款,理由是没有遵守欧洲大陆有关浏览器选择的规定。

6月,谷歌被欧盟罚款5000万欧元,理由是违反数据隐私保护相关规定。

7月,欧盟诉苹果败诉后,又盯上了Siri和亚马逊Alexa等语音助手,企图用反垄断进行诉讼,罚单高达260亿美元。

有统计称,欧盟在近十年内对美国科技企业累计开出了超过300亿美元(约合2100亿元人民币)的罚单,俨然是将这些企业当成了提款机。而现在有消息称,欧盟下一步的反垄断对象已经瞄上了中国企业。

02 基本无当然被他人垄断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不禁要问,欧洲天天被垄断,那他们自己的互联网企业都到哪去了呢?可恐怕欧洲永远的痛。每次和人聊起科技互联网公司,美国有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中国有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到欧洲时竟一时想不起有哪家叫得上名的,ARM、可能Spotify算?

可欧洲互联网服务几乎被美企业完全占领,曾经优势的通讯领域在诺基亚陨落后也几乎被三星、华为、苹果等海外品牌抢占,西门子、飞利浦这些巨头可能也算和科技沾点边,但这是工业时代最后的一点面子了。

一个摆在眼前事实是,除了1972年成立的德国软件巨头SAP,欧洲至今没有诞生一个估值超过50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整个欧洲在这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完全掉了队。

为什么一个传统的工业发达地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林立的欧洲会在这时突然消声匿迹了呢?笔者分析出以下三大原因:

03 破碎的欧罗巴

首先是地理决定论,“破碎的欧罗巴”这是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总体的历史走向,这是一个地缘政治极其复杂的区域,尽管现在的欧盟一定意义上进行了整合,但在显微镜下,这仍然是一个由数十个国情相异的小国组成的联盟,每一国都有自己文化环境。

互联网是一个强调规模效应的产业,只有庞大的用户基数才能支撑起的一个行业。这样来看欧洲大约7.4亿人口市场的确称得上庞大,但可惜的是,这7.4亿人分散在48个国家中,操着大约60种语言,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也是巨大,难以实现集群效应。

因此,单个国家市场根本支撑不起一个体量庞大的互联网企业,必须要对外扩张。那么问题来了,这里语言相互不通、文字不同、文化差异大,关键是欧洲各国大多文化自信,谁也不服谁的产品占领本国市场。在这种环境下想要统一欧洲市场,可以说几乎无望。

失去了完整的欧洲市场,只靠着本国那一点点市场规模,欧洲各国的互联网企业想要做大,自然不可能,巨头也就无从谈起。

04 美国企业趁虚而入

欧洲各国谁也不服谁,欧洲市场无法统一,结果就是便宜了美国企业。美国不属于欧洲,在经济、文化、科技、政治方面又是世界老大,进军欧洲市场属于降维打击,多语言策略则照顾到了欧洲各国文化自尊心,这下大家都服了。而一旦接受了美国的这套服务,欧洲的互联网企业也算是彻底没有了出路。

现在来看欧洲人民用的互联网产品,搜索用谷歌,视频用Youtube,社交用Facebook、Twitter和Ins,邮件Gmail,网购亚马逊,加上苹果、谷歌、微软三大操作系统,可以说欧洲的本土互联网企业已经完全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成为美国的“新殖民地”,想要推翻头上的大山,难于登天。

05 老牌企业转型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