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中医“触网”新路径:携手互联网巨头推新“O2O”

发布时间:2020-07-22 01:37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中医“触网”新路径: 携手互联网巨头推新“O2O”

  近日,深耕线下中医门诊多年的固生堂与多家企业、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对象包括广发银行、腾讯、中医在线问诊服务平台白露中医、直播机构影行天下等,尝试搭建新“O2O中医诊疗模式”。

  实际上,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O2O模式早已不是医药健康行业的新生事物,但较之西医的标准化诊疗流程,传统中医诊疗需要通过线下的脉诊、舌诊、望诊辨证施治。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互联网+与中医“天生不合”?在各行各业全面拥抱互联网的大潮中,中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最佳路径又在何方?

  对此,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涂志亮认为,中医的复诊率、慢性病的占比较高,中医药的药性更为稳定,而慢性病和药性稳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线上诊疗的风险,因此相对西医,“互联网+中医”更是大有作为。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立在微信生态上的“视频问诊”有助于把中医的“望闻问切”搬到线上,用视频,预约、即时多种看诊方式,将线上线下的医疗资源和服务相结合,拉近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政策支持中医“触网”

  传统中医讲整体,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讲究天人合一和辨证施治。与现代医学相比,在认识论、方法论及理论体系上有明显不同。

  但由于中医入行门槛较低,市场鱼龙混杂,导致不少人对中医充满了偏见或误解。

  因此对于中医行业服务模式的现代化转型升级,政策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吴刚表示,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政府应该为相信中医的患者提供接受中医诊疗的条件。从立法上来看,2003年国务院发布中医药条例,2017年出台中医药法,这为鼓励中医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经济效益方面来看,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在中医药企业在行业中的占比达20%-30%,总规模达千亿级别,已经形成了从医到药、从科研教育到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根据新政,慢性病的首诊仍鼓励在线下进行,但复诊可放开至线上,医生可以直接通过线上平台为患者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且在2019年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的大背景下,基本医疗所需的中医药物也都已纳入医保报销的范畴。

  吴刚认为,线上复诊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传统的脉诊可以在患者首次就诊时进行,舌诊、望诊则可转为线上进行,目前也有部分医疗机构在探索脉象的线上传递方式,但业内的接受度还不高。

  作为中医药大省,广东省积累了较为深厚的中医药基础。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柯忠透露,截至7月17日0时,全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54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1551例,占93.77%。

  同时,作为全国11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之一,在中医药“触网”方面,广东也有新尝试。7月17日,广州市南沙区政府与固生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在南沙新设实体医疗机构的形式推进互联网医院落地。

  携手互联网企业入局

  有业内人士把当下“中医+互联网”发展描述为B(百度)A(阿里巴巴)J(京东)T(腾讯),互联网巨头近年来在医疗健康领域动作频频,已经积累起了一定的原始流量。

  但是,互联网企业自建的医疗健康平台痛点在于,缺乏优质的医疗资源,无法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而只能侧重药品的供给和配送。

  而在中医“触网”的过程中,通过中医药企业与互联网巨头跨界合作,就可能形成引流层面上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