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成为“新风口”
发布时间:2020-07-08 19:25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工业互联网成为“新风口”
7月的济南进入酷暑,但与社会各界对工业互联网+的热情相比,似乎还略逊一筹。
济南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工业强市”,新时代的路径之一是建设“智造济南”,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新高地,“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是题中之义。
久居风口之上的消费互联网企业说,必须向工业互联网延伸;制造企业说,工业互联网是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引擎,必须抓住;行业大佬说,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工业互联网成为“新风口”。
40多人的车间,改造后9人就够了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山东海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特数控机床”)总经理丁行阔直言,没法给出准确定义,但企业通过“上云”,实现联网,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生产车间原来需要40多个工人,现在9个人就够了;“上云”之后,海特数控机床年产值近2亿元,比上年增加了一倍。
降本增效是显著的,但作为一家传统生产型企业,牵手工业互联网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机床产业生产环节复杂、工序繁多,引入工业互联网的云平台,意味着要把原有的生产流程都推翻,实现设备的融合、设备与人的融合、人与数据采集的融合等。”丁行阔说,困难很多。
好在济南有很多技术过硬的互联网技术服务企业,可以帮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比如山东就有海尔集团、浪潮集团两大工业互联网平台,海特数控机床的工业互联网便是浪潮集团提供的技术支持。“浪潮集团对我们原有产业链进行改造,使用了针对机床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机床云平台。”丁行阔说,机床联网后,各个环节衔接更紧密、效率更高。
综合监测数据显示,机床企业上云,通过数据集成共享优化全流程,企业备品备件供应时限平均缩短3天,生产运营效率提升10%以上,物流效率提升15%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企业产品服务效率提升20%以上,利润率提升了5%以上;通过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企业平均生产成本降低了5%以上。
一场供需对接会,50个项目签约
海特数控机床的实践并非孤例。大信家居是一家传统的家居生产销售企业,多年坚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现在的市场讲究个性化定制,怎么办?牵手工业互联网后,大信家居实现了柔性生产,用户可以DIY自行设计,满意后在云设计平台“一键”自动生成效果图和生产指令直通生产系统,最多4天生产出货。
“借助工业互联网,我们创造了‘易简’大规模个性化模块化智能制造模式,将国际平均用材率从76%提高至94%,平均交货周期由30天-45天缩短到4天内以内,综合成本降低至同行的50%,产品出错率由一般的6%-8%控制在0.3%以内,实现大规模精准智能制造生产,且零库存。”大信家居董事长兼创始人庞学元说。
其实,说到工业互联网,还得说位于济南高新区的浪潮集团智能工厂。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把工业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年,浪潮集团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智能工厂,如今通过多次升级,实现从协同研发、柔性化生产到交付服务的全过程智能化,人员减少75%,生产效率提升40%。
企业上云,牵手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一种潮流。6月中旬,由济南市工信局、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等部门主办的济南市工业互联网牵手行动启动,活动现场发布了济南市工业互联网供需目录,其中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优秀供给产品及方案197个,企业需求48个,50个供需项目现场签约。同时,10个济南市“5G+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项目、10个储备发布,合计投资额近3亿元。
未来三年,每年不少于1亿元财政专项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