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
发布时间:2020-06-15 04:27来源: 网络整理银行网贷迎新规
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网上银行……互联网金融在给消费者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暗藏许多风险。为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有序发展,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明确了互联网贷款小额、短期的原则,防范居民个人杠杆率快速上升风险。根据《办法》,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授信期限不超过一年。
对于如何降低互联网贷款风险问题,武汉大学金融系教授李斌认为,互联网贷款业务还在发展之中,在具体实施细则和新技术运用层面都需要一个成熟的过程。在贷款前中后三个环节里,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存储都需要加密处理,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过程中可以运用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辅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去年10月发布的《2019金融行业移动APP安全观测报告》显示,在安卓应用市场中收录的13万余款金融行业APP中,有70.22%存在高危漏洞,攻击者可利用这些漏洞窃取用户数据、进行APP仿冒、植入恶意程序、攻击服务等,严重威胁APP安全。
针对此类风险,央行发布了《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 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的通知》和《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规范》进行规范。日前召开的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也提出,今年将推动金融APP备案全覆盖。
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如今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在小县城,二维码支付、NFC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随处可见,为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中国银联日前发布《2019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移动支付使用持续活跃,平均使用频次与消费金额双增长。移动支付已成为普惠金融重要载体,伴随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下沉,获得小微业主青睐。同时,生物识别等新型身份认证技术提升了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但报告也提醒,仍有不少消费者存在不良使用习惯,比如更换新手机时,不解绑银行卡或删除存留的敏感信息(24%);直接删除带支付功能APP,不解除银行卡绑定(23%);带有优惠信息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描(20%)。同时,在非法的贷款、外汇、期货等平台泄露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也是导致消费者遭受损失的重要因素。
对此李斌建议:“一方面,消费者要增强安全意识,对非正规网站提高警惕,涉及资金的行为都需要再三验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和金融APP运营商需要采取如身份识别技术等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擦亮眼睛看“虚拟货币”
随着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和监管工作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行业正朝着健康规范化发展。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揽收资金,侵害了公众合法权益。
近日,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发布提示称,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这些非法活动网络化、跨境化明显,具有欺骗性、诱惑性,并且隐蔽性较强。利用热点概念进行炒作,有的还利用名人“站台”宣传,以空投“糖果”等为诱惑,宣称“币值只涨不跌”“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具有较强蛊惑性。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提示消费者,此类活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广大公众应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应当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责编:罗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