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巨额充值打赏,互联网公司该不该退钱?
发布时间:2020-06-12 05:38来源: 网络整理
每隔几天,因未成年人在网上玩游戏、看直播时的巨额消费引发的家庭悲剧就会登上社会新闻头条,标题统一,“XX岁少年/女孩在游戏/直播里充值/打赏XX万元,家长发现后XXX”,评论区多是对游戏公司、直播公司进行批判谴责,甚至有不少过激言论。
未成年人玩游戏上瘾花钱,从20年前到现在,永远不缺关注度。
日前,《新京报》旗下公众号“重案组37号”报道了一名14岁女孩玩《龙族幻想》充值6万余元被父母发现后跳楼自杀的案件,事发后女孩经抢救无效后死亡。据报道,5月8日孩子安葬后,父母与游戏代理方腾讯公司协商退款未果,当地检察院介入支持起诉,5月29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表示该案仍在审查阶段,尚未立案。
充值明细显示,该女孩生前共在该游戏中消费108笔,共计61678元。最新情况是,腾讯方面了解到孩子去世后,已经答应退款,但款项尚未收到。
退款事宜持续一个月,腾讯方面要求家长提供相关信息,以证明确实是女孩本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充值,但是家长表示,除了核对消费账单外,并不知道孩子是如何绕过实名认证和未成年人消费限制,通过家长的微信支付和苹果账户,在短短一个月内消费108笔共计6万余元的,有时一天就能消费近4000元。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8-18岁的青少年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充值金额明显不与其年龄和心智相匹配,且父母不知情或不允许情况下,也理应退款。”一位民事诉讼律师告诉燃财经。
他进一步解释,对于如何评判充值行为是否与8-18岁青少年匹配,主管部门给出了一些指导意见:8-16岁玩家单次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18岁单次充值不超过100元,每月累计不超过400元。
“法律具有一定的偏向性,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父母在本案中也有一定管理的责任,家长把手机给孩子用,至少应该把支付密码管理好,但事实却是,中国大量的家长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对电子产品和信息安全一知半解,很多时候孩子都比家长懂得多,所以确实尽不到管理的责任,最后只能由并无过错的游戏公司出于社会责任来解决问题。”该律师表示。
每一起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引发的悲剧,都是一场罗生门,背后是更庞大复杂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商业道德、技术伦理、法律规范,任何一个地方出现疏漏,都无法彻底解决这一未成年人保护的难题。
管不住的熊孩子、缺位的家长
那个自杀的14岁女孩找了一个理由,说上网课要查东西,自己的手机网速慢,要借母亲的手机,每次就两分钟时间。就在这两分钟里,她不但将母亲给她的闲置苹果手机和母亲的微信账户绑定,还在每次充值后删除消费记录,以免被发现。
在类似新闻里,这样的“熊孩子”用花式手段骗得父母手机,问到支付密码,并在父母不知情的时候在游戏或直播里一掷千金,在今年持续半年的疫情期间,孩子待在家里,接触手机多了,这样的事件一个接着一个被报道出来。
柳州一名13岁男孩以“传作业”为名借走母亲手机,刷走了家人做手术的救命钱;江苏11岁男孩让自己的奶奶刷脸获取验证码,打赏主播花掉了家里40万房款;山东济南一名12岁男孩用胶带复制家长指纹后在游戏里充值30万……2020年第一季度,仅在江苏一省,全省消保委系统就受理未成年人网游类投诉42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0%。
事实上,目前针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事前事后监管要求,基础是实名认证,有条件的企业要在用户注册时就完成实名认证,一般企业也要在充值时完成,未实名的账号无法充值和消费,实名之后,如果是未成年人,则有时长和消费限制,有的游戏提供了游客模式,也被要求游客账号体验不超过1小时,且15天内不能重复体验。
来源 / 新华网 点击可放大
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可钻的空子。首先是游戏公司,部分不按照规定设置,黑猫投诉上有未成年人以游客模式登陆仍然可以充值的案例,不过据了解这类比较少见,游戏公司不按监管要求设置需要冒很大风险;其次是孩子“绕过”实名认证,比如用长辈的身份证,或者从网上购买的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这类情况十分普遍。
一位游戏业内人士表示,腾讯和网易等游戏大厂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比如在腾讯的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可以对孩子玩游戏进行有效管理,包括登陆查询、一键禁玩、设备管理防小号等,但这都是在孩子使用自己的实名信息的前提下,如果孩子盗用成年人身份注册,游戏公司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识别。
未成年人玩游戏上瘾花钱,从20年前到现在,永远不缺关注度。
日前,《新京报》旗下公众号“重案组37号”报道了一名14岁女孩玩《龙族幻想》充值6万余元被父母发现后跳楼自杀的案件,事发后女孩经抢救无效后死亡。据报道,5月8日孩子安葬后,父母与游戏代理方腾讯公司协商退款未果,当地检察院介入支持起诉,5月29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表示该案仍在审查阶段,尚未立案。
充值明细显示,该女孩生前共在该游戏中消费108笔,共计61678元。最新情况是,腾讯方面了解到孩子去世后,已经答应退款,但款项尚未收到。
退款事宜持续一个月,腾讯方面要求家长提供相关信息,以证明确实是女孩本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充值,但是家长表示,除了核对消费账单外,并不知道孩子是如何绕过实名认证和未成年人消费限制,通过家长的微信支付和苹果账户,在短短一个月内消费108笔共计6万余元的,有时一天就能消费近4000元。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8-18岁的青少年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充值金额明显不与其年龄和心智相匹配,且父母不知情或不允许情况下,也理应退款。”一位民事诉讼律师告诉燃财经。
他进一步解释,对于如何评判充值行为是否与8-18岁青少年匹配,主管部门给出了一些指导意见:8-16岁玩家单次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18岁单次充值不超过100元,每月累计不超过400元。
“法律具有一定的偏向性,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父母在本案中也有一定管理的责任,家长把手机给孩子用,至少应该把支付密码管理好,但事实却是,中国大量的家长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对电子产品和信息安全一知半解,很多时候孩子都比家长懂得多,所以确实尽不到管理的责任,最后只能由并无过错的游戏公司出于社会责任来解决问题。”该律师表示。
每一起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引发的悲剧,都是一场罗生门,背后是更庞大复杂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商业道德、技术伦理、法律规范,任何一个地方出现疏漏,都无法彻底解决这一未成年人保护的难题。
管不住的熊孩子、缺位的家长
那个自杀的14岁女孩找了一个理由,说上网课要查东西,自己的手机网速慢,要借母亲的手机,每次就两分钟时间。就在这两分钟里,她不但将母亲给她的闲置苹果手机和母亲的微信账户绑定,还在每次充值后删除消费记录,以免被发现。
在类似新闻里,这样的“熊孩子”用花式手段骗得父母手机,问到支付密码,并在父母不知情的时候在游戏或直播里一掷千金,在今年持续半年的疫情期间,孩子待在家里,接触手机多了,这样的事件一个接着一个被报道出来。
柳州一名13岁男孩以“传作业”为名借走母亲手机,刷走了家人做手术的救命钱;江苏11岁男孩让自己的奶奶刷脸获取验证码,打赏主播花掉了家里40万房款;山东济南一名12岁男孩用胶带复制家长指纹后在游戏里充值30万……2020年第一季度,仅在江苏一省,全省消保委系统就受理未成年人网游类投诉42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0%。
事实上,目前针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事前事后监管要求,基础是实名认证,有条件的企业要在用户注册时就完成实名认证,一般企业也要在充值时完成,未实名的账号无法充值和消费,实名之后,如果是未成年人,则有时长和消费限制,有的游戏提供了游客模式,也被要求游客账号体验不超过1小时,且15天内不能重复体验。
来源 / 新华网 点击可放大
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可钻的空子。首先是游戏公司,部分不按照规定设置,黑猫投诉上有未成年人以游客模式登陆仍然可以充值的案例,不过据了解这类比较少见,游戏公司不按监管要求设置需要冒很大风险;其次是孩子“绕过”实名认证,比如用长辈的身份证,或者从网上购买的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这类情况十分普遍。
一位游戏业内人士表示,腾讯和网易等游戏大厂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比如在腾讯的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可以对孩子玩游戏进行有效管理,包括登陆查询、一键禁玩、设备管理防小号等,但这都是在孩子使用自己的实名信息的前提下,如果孩子盗用成年人身份注册,游戏公司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