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薛洪言:1800万金融从业者 谁才是互联网人才?

发布时间:2020-06-09 11:11来源: 网络整理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薛洪言

  互联网改变了用户行为,影响了社会形态和商业土壤,自然也要求经营策略随之改变。这种与“互联网化”相适应的经营策略,就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

薛洪言:1800万金融从业者 谁才是互联网人才?

  近日,和某金融机构负责人交流,末了他感慨道,“银行的人才结构不均衡,传统思维太重、互联网思维不足,要重点加大对互联网人才的引进。”

  这两年,类似感慨听过很多,也有不少银行人找我讨论“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如何培养互联网思维”等话题。可一旦对这类耳熟能详的词汇较真深究,往往发现我们所知不多,只不过在人云亦云。

  那么,站在金融从业者的视角,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如何才算互联网人才呢?

  用户思维是个筐

  最常见的说法,是把互联网思维等同于用户思维,认为凡事从用户出发、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就是互联网思维。如招行2018年年报中所述:

“我们加速金融科技应用,让每一个细胞都感知科技的脉搏,渗透互联网文化的血液,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互联网思维和价值观在全行悄然萌芽。”

  用户是商业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提升用户体验是对所有经营活动的高度概括,这使得用户体验成为一个万能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高度概括的概念,是无法指导实践的。

  如用户体验这个词,既能把互联网的一套东西装进去,传统机构的经验策略也能涵盖在内。二十年前就有银行把“以用户为中心”挂在嘴边、付诸行动,但显然和互联网思维没关系。

  理解互联网思维,要先从理解互联网开始。

  互联网改变了用户行为,影响了社会形态和商业土壤,自然也要求经营策略随之改变。这种与“互联网化”相适应的经营策略,就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

  那该如何理解互联网化呢?我们不妨从组成社会的三大基础架构说起。

  在《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一书中,丹尼尔·贝尔提出任何一个社会都由交通运输、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三个基础结构维系。作为支撑社会的三大支柱,任何一个发生重大变化,都会给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从历史上看,交通运输的革命,催生了大航海时代,拉开世界贸易的序幕;石油、电力等能源系统的革命,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重塑了世界格局;互联网的出现,深化了通信系统革命,正在重塑商业世界格局。

  (1)时空扭转

  借助互联网,市场从物理空间迁移至虚拟网络空间,可以7×24小时在线,连接能力和积聚效应无限扩张。

  规模的改变,几乎总会要求结构改变。如伽利略所说:

“自然创造不出大得异乎寻常的树木和动物,而同时保留适用于较小体量的比例和材料。这类事物将因自重而解体,除非我们……改变其比例”。

  百人企业和万人企业,要求不同的组织架构;接入互联网的市场,从二维网络变成了立体生态,整个商业世界都发生了改变。

  (2)用户赋权

  从商业视角看,互联网消解了企业与用户的信息不对称,用户借助互联网实现自我赋权,话语权大幅提升。

  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可以参照买家评论、KOL推荐、商品评测等信息完成购买决策,还能通过买家评论、社交转发等持续对企业产生影响;同时,消费者的可选范围接近无限,用脚投票成为消费者权利的最好彰显。

  至此,企业不得不注重用户诉求,“以用户为中心”,也开始从口号走向现实,“用户体验”被奉为商业圭臬。

  商业新物种

  丹尼尔•贝尔说,“科技进步并不必然导向革新,它有赖于组织的适应性。”反过来,一旦出现一批具有高适应性的组织,就能引领大潮,对传统模式产生巨大冲击。

  2010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用户7×24小时在线叠加位置信息可获得(O2O商业模式的前提),将互联网从资讯时代带入商业时代。

  在移动互联网这片广袤的原野上,各类创业机构如雨后春笋,在无人区里占山为王,一如上世纪80年代的创业黄金期,卖茶叶蛋的小贩比教书先生赚钱,只要下海,遍地都是黄金。

  2010-2015年间,小米成为这个新物种的代表,“专注、口碑、极致、快”的七字诀广为流传,一度成为互联网思维的代名词。

  不妨就从这七个字说起,揭开互联网思维的幕布。

  (1)专注

  专注和分散,本身无好坏之分。但对创业公司来讲,资源有限,资源集中才能产生相对优势,是形成“口碑、极致、快”的前提。

  (2)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