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仝卓案进展“一问三不知”,回应没跟上互联网节奏

发布时间:2020-06-08 13:07来源: 网络整理

▲央视新闻截图

近日,艺人仝卓在直播中自曝“曾在高考时将自己的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由于触及教育公平底线,引发舆论极大关注。央视记者日前调查采访该案进展时,山西省教育厅办公室表示“不清楚具体进展”,临汾市教育局办公室称“不太清楚”,被要求协助调查的陕西省教育厅表示“真不清楚。”

“不清楚”“不太清楚”“真不清楚”⋯⋯总之,你别问,问就是“不清楚”。在互联网和全媒体时代,这种“一问三不知式”回应,显然跟公众在热点事件上的知情诉求不搭。

闹得满城风雨的仝卓涉嫌高考舞弊事件,如今已发生半个多月,但相较于舆论的高度关注,相关部门则表现得比较“淡定”,或者说反应比较迟钝。一边相关部门高调宣布介入调查,并引发跨省协查,一边是“一问不三不知”,你急我不急,满满都是“违和感”。

客观讲,仝卓“高考改身份”事件发生时间较久,涉及部门较多,涉及问题较复杂,调查需要走程序,无疑需要一定时间,现在没有结果也可以理解。古语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权威调查出炉前,相关部门的“不知情”似乎无可厚非。

但从舆情应对层面讲,一句“不清楚”太过轻飘了,承受不起真相焦渴之“重”。面对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事件,当地相关部门自然应速查、彻查,尽快公布调查结果,尊重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即使一时无法得出调查结果,也不妨将调查过程及时公开,实时通报调查阶段、进展,一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二来增强舆情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抓住网络信息传播的主动权。

值得一说的是,自仝卓“自曝高考改身份”事件发生以来,多个部门、多所学校相继牵扯其中,仝卓父母身份随后被曝光,仝卓违规入党问题也被曝出⋯⋯这些主要是网络先曝光,当地再被动回应。

由于舆论“硬扒”中有合理怀疑,也有凭空想象,一时间舆情不断发酵,传言四起。在此背景下,当地也宜调整官方回应的“时效度”,用主动及时披露跟上互联网节奏,避免信息披露“挤牙膏”的嫌疑——特别是在仝卓父亲有公职在身的情境下,回应越有力,越能消除公众的疑虑。

说到底,在当前舆论格局下,越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信息,越需要公开透明发布。进一步说,与其被媒体和公众步步追问,不如选择主动公开——总认为“有了结果才能通报”本就是认知误区,在舆情发酵速度越来越快的当下,信息通报更需要的是“让通报跑在揣测前面”的主动而为。

□陈广江(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