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零工经济扛起“保就业”大旗
发布时间:2020-05-30 17:48来源: 网络整理后疫情时代,“稳就业”成了今年两会的重中之重,一万字出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出现39次。李克强总理在5月28日答中外记者会上指出既要稳企业、保岗位,同时还要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并特别强调“我们的零工经济大概能够容纳两亿人的就业”,为破解特殊时期下的就业难题指明了方向。
零工经济是劳务关系自然调节的产物,是指由劳务双方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达成劳务关系的形式。今年疫情期间,不少企业自发地通过“共享员工”这一零工经济的特殊形态,展开企业间的互助、自救,稳定了特殊时期就业环境的基本面,零工经济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流行开来。月薪四万的设计小哥走上街头送起了外卖,在校大学生宅家线上接单写代码,电影放映员站上防疫物资生产的一线……零工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劳务关系,帮助待就业人群通过互联网实现更灵活的再就业。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加德·阿隆甚至预测,到2025年,零工经济的规模有望增长约2.7万亿美元。其中数字平台扮演着劳务双方需求对接枢纽的重要角色,它集传统招聘渠道、劳务对接、税务申报等服务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劳务需求匹配的效率。以高灯科技自由薪为例,仅2020年上半年,自由薪新增注册用户近30万人,为万孚生物、蓝月亮、物美、闪送、美菜、叮当智慧药房全国近2000家企业匹配任务需求近10万人次,涉及50余个城市的生鲜、医药健康、日化等众多行业。
高灯科技自由薪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10年,将是零工经济快速发展的10年,零工经济平台的发展和完善,将极大地影响现有的社会雇佣关系,自由职业者的比例将大幅上涨。而零工经济大流行的背后,是传统就业环境的改变,过去依赖企业、公司才能完成的价值实现,现在个人完全有可能独立完成。原有的“企业-员工”式的雇佣合同制,逐渐向“企业-平台-用户”的交易模式转变。
与此同时,零工经济模式的优越性在实践中也愈发明显,对于劳务输出方来说,他们通过零工经济平台,输出自己的特长、技能和资源,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拥有充分的灵活性、自主权,成功实现个人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对于劳务需求方来说,零工经济平台将零散、分散的零工劳动资源进行了整合,企业不必长期雇佣大量人力,可根据需求合理调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用人成本。对于社会来说,零工经济丰富了社会劳务关系的形式,成为社会就业的缓冲器、蓄水池,以高效和灵活的平台特性迅速匹配供需端,带动更大量的社会就业。
小到一个个体,大到一个国家,保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新的经济形态日益涌现,零工经济作为新型的雇佣关系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扛起保就业的大旗。未来零工经济将作为长期雇佣关系的补充,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在为人们带来稳定收入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促进整体经济活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