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成为“新基建”道阻且长
发布时间:2020-05-28 18:54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互联网医疗成为“新基建”道阻且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马化腾、杨元庆等互联网+、IT界的全国政协委员都把目光投向医疗健康领域的“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关于在“后脱贫时期”加强乡村振兴的建议》中,马化腾建议借助发展“新基建”机遇,突破地理条件限制,帮助数字医疗等资源更深入地扩大到农村。杨元庆则建议,加快建设覆盖新一代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社区、医院、科研端数据共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央多次提及“新基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在迎战疫情的过程中,数字健康(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在快速恢复服务、远程调度资源、伸缩供给总量、强化容灾备灾能力等方面,体现出巨大优势。数字健康形成的技术、产品、业态将在“新基建”中作为重要的细分行业、应用场景、商业模式。上海、吉林等地在新基建方案中更是首次出现“医疗大数据训练设施”“互联网+医疗基础设施”“智能医疗设备产品”等表述。
然而,要想让数字健康尤其是互联网医疗与5G、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万亿级产业一道,跻身“新基建”的行列,并非一路坦途。首先,我们需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医疗卫生服务是否符合基础设施特征?
我们知道,无论是水、电、煤、道路、电信等工业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还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都具有以下特性:一是通用性,即提供形态及其背后的技术标准都遵循“书同文、车同轨”的要求,实现了全园区统一、全市统一乃至全国统一,然而,医疗服务特别是医疗信息化、互联网为属地化管理,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数据烟囱”;二是普惠性,即基础设施必须向所有使用者公平供应、非排他性供应,我国基本医疗服务虽然也要求实现公平性,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收入之间的公平性仍然欠佳。
数字健康尤其是互联网医疗的“基础设施化”起点比其他行业低得多。然而,互联网具有打破时间限制、空间限制、(近)零边际成本扩张的“天性”,即便在后疫情时期,仍然可以缩小医疗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差距,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如:医师、药师、心理咨询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这都有助于增进民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
近期,国家发改委提出“探索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国家卫健委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并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这都对互联网医疗(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领域带来发展契机。
然而,互联网医疗产业是否真的将迎来继移动互联网风口、互联网医院风口之后的“第三春”呢?笔者对此并不乐观。据了解,与公立医院自建、自营的互联网医院不同,大部分风投(VC)资本、产业资本涌入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民营医疗机构)兴办的互联网医院模式,近期在很多省、市无法成功获得备案,在市场准入、收费立项、医保支付等方面撞上了“玻璃门”。一些互联网巨头、“独角兽”公司为确保现金流,纷纷转向政务信息化、政务互联网,与传统IT公司开展竞争合作,在一个容量有限且估值不高的“红海市场”拼杀。
这也不单纯是监管方思想解放、政策落实的问题,互联网医疗的投资方、运营方也需要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