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医疗“夫妻店们”不想死
发布时间:2020-05-28 10:23来源: 网络整理“我坐诊,老婆配药。最忙的时候,把家里学护理的表侄女都叫过来当护士,当时十里八乡都有人慕名来看病。”
在说起这些时,诊所的李医生中过风的手微抖。但白大褂和头发依旧维持着往日的严谨,一丝不苟。
被街道统一改造过的牌匾已经褪色,一间进深过长的门面里贴满了医疗告示,空气里散发着挥不去的中药味和消毒水味。所有装潢都与年过半百的李医生夫妇一样:传统、固执、认死理。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1个医生+1个药剂师”夫妻组合的小型个体户诊所,也就是大多医疗“夫妻店”的模样。
“现在护士辞了,保洁消毒也要自己做,每个月进账就刚够吃饭。”李医生摘下眼镜喝了口浓茶,长长吁了口气。
而采访的半天里,前头的药房也的确只来了一个客人买创口贴。另外大部分时间李医生和夫人江药剂师,都在研究如何使用最近的线上进货软件。但是这对于两位老医生而言,学习的过程并不简单,最后还是只能很不好意思地选择打电话询问原来负责订货的药企业务员。
可是,一旦开了这个口,业务员就会顺着软件介绍进而“热情”地推荐李医生参加诊所升级项目,怂恿道:“你这个区域好几家诊所已经加入了,你们这些传统的已经过时了。不会不要紧,这个我们可以亲自过来辅导。”
对此,李医生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他挂了电话,返身向“智能相对论”问道:“我就不懂了,在医院,我们这些老医生也算是有些名气,挂号费都要贵几块钱。现在互联网来了,我们就该死了?”
在周边地区享誉良久的李医生气不过来,“智能相对论”也很是疑惑。
“互联网敢给你看病,你就敢看?”
在自己开诊所前,李医生是那个年代的正统医学生,一个乡镇医院的继任院长。
“2005年刚上任,医院就被卖了。我除了会看病什么都不会,就租了个房子把诊所开了。我看病打针,老婆当药剂师。到了饭点经常会手忙脚乱,常常要么是吃冷饭,要么就是干脆不吃。没办法,一有病人上门,天大的事情也得暂时放下。”
可就是凭着这股不顾一切的勤劳和过硬的医术,这家只有几十平米的小诊所仅一年之间便在本地名声鹊起。到了2010年,李医生就索性买下一处门面,将诊所在“自己的地盘”上扩张了起来。
“他看着凶,其实总一股子理想主义。不需要打针的,就只给开口服药。当年闹非典的时候,药多金贵啊,你多给他钱还生气咧。这条街虽然有六七个诊所,但是,熟悉的(人)就都往这里(李医生的诊所)来,还经常有从邻市来的(人)......”李医生的邻居悄悄告诉“智能相对论”。
但是,当一门生意做得太好时,闻到“腥味”的资本便总会挤入这个领域,开始了角逐。哪怕是救死扶伤的医疗,在资本眼中或许也不过是一门“生意”。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7年间,非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诊所数量,从173,434家增加至211,572家,增幅约22%。诊所和门诊部在非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量中的比重由41%上升至54%。
也是在那段时间,李医生夫妇感觉(诊所)越来越难做了。
尤其是在2015年6月,发布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后文简称《措施》),国家提出坚持开门办医,对社会资本实行了“非禁即入”的举措之后,感受就更加明显。
《措施》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这解决了医保问题,同时也让资本正式入场后的互联网运营模式迅速爆发,让医疗“个体户”更是拍马难追。
“以前看病就是看病,后来还要问我为什么没有连锁药店便宜。但我价格一直都和以前一样啊,连锁店为什么比进价还便宜,这我真不懂。”李医生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他也不屑去了解。
所以,当“智能相对论”给李医生讲解了线上诊疗线下拿药的O2O案例后,李医生反而突然沉声打断并予以强烈的反驳。
“胡闹!为了省几块钱,宁愿相信见不到的‘人’?以前不方便的时候,医生骑摩托车也要出诊。现在这个互联网敢给你看病,你就敢给他看?这些不要再跟我提,我这辈子都不会答应做这个。”
在离开诊所前,江药剂师又特意过来叮嘱我们,虽然李医生的性子倔,人也比较传统,但不是坏人,网上看病还是要注意一点,不要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