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群慧:建设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充分发挥主体积极性
发布时间:2020-05-23 13:21来源: 网络整理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振兴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是新时期的重要使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将成为振兴实体经济、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2012年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到201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新基建”建设提速,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5月21日起,人民网金台圆桌两会特别版邀请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权威专家和企业家共同深入探讨,将连续推出三期圆桌访谈。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建设状况如何?今年两会,围绕工业互联网,行业领域内都在关注哪些议题?接下来我国参与建设工业互联网的社会主体,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第二期话题邀请国家电投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CTO谢海琴三位嘉宾共同聚焦“转型升级实现工业互联网新成效”这一话题。
以下是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的专访对话:
人民网: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生态建设现状如何,现在参与建设工业互互联网的社会主体都有哪些?
黄群慧:首先要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工业互联网,另一个是产业生态系统。现在大家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不太一样,从抽象说,它是制造业或者工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具体说,包含了智能制造技术和基础设施等等,是一套制造模式。
为什么我们现在经常用“产业生态系统”这个词?因为生态系统是由一个复杂的多主体互动而形成的系统,具有类似于生态的互相依存关系。现在经常提到“平台”这个词,是因为大家都在用这种平台互相的双边市场。过去企业服务客户都有原材料,但现在一般平台会有多重的主体来参与,既有消费者,又有生产提供者。在这种背景下,生态系统建起来非常复杂,每个主体都会在自己的生态系统里有一个复杂的生态位,对整个生态系统都有所贡献。
工业互联网的生态系统组建以及发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且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政府研发机构、企业,还是消费者都非常复杂。因为消费者在工业系统里,本身又是一个产品提供商。
中国的互联工业互联网无论是生态系统,还是工业互联网本身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七八年的历史,现在推动力最大的应该是“制造强国”的规划。其实,“制造强国”规划已经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归结为智能制造,它的主体核心和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了整个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工业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大的,但无论是工业互联网本身,还是工业互联网这种生态系统的建设,都还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来推进。
目前,要素市场化和完善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意见,就专门把数据要素提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话题来谈,这说明整个社会都在努力推进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即工业互联网的生态系统建设。
人民网:我们国家需要建立怎样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黄群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想很好地生存和发展,第一,必须具有开放性,像工业互联网这种复杂的生态系统,一定要是开放性的系统;第二,必须具有协同性,开放性和协同性是共生的,只有更好地协同合作,才能应对复杂的各类问题。要想在生态系统中和环境进行很好地交换,就更需要好的协同性。从理论上说,好的生态系统如果能够持续地成长和发展,它一定是一个开放协同的生态系统。
从体制机制角度,好的生态系统一定是每个参与生态系统的主体都有很好的位置,理论上叫生态位。好的生态位置,能够让主体发挥好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在建设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时,从国家政府对体制机制的搭建上,要能够充分发挥每类主体的积极性和特长,因此体制机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人民网:在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上,未来工业互联网之路怎么走?
黄群慧:工业互联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一个研究方向,智能制造则是研究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据要素,推进数据要素的体制机制完善是我们的一个研究方向;另一个就是人才培育。阻碍智能制造,包括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培养。制造业和信息化这两类人才真正通融,既符合制造业,又符合信息化需求的人才,总体还处于相对比较缺乏的状态。目前,从国家教育层面,已经推出了新工科教育计划,专门打造这种又懂制造,又懂信息的人才。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着人才缺乏的情况,而我们作为研究机构、培训机构,应该往这个方面来去努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