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袁州:探索建立“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与服务”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0-05-16 18:05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宜春袁州:探索建立“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与服务”新机制
“现在到宜春出差真是方便,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软件,这里的超市、酒店、日用品等经营业主的证照、遵纪守法等详细情况就会一目了然,可以放心消费、明明白白消费,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消费者,太好了!”5月14日,从深圳到宜春出差的易先生高兴地对笔者说。这是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创新市场监管新机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严字当头,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为关键,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破立并举,优化服务,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率先探索建立社会参与、科学化常态化的“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与服务”新机制。据了解,2019年以来,该区食品经营户违法行为总量较上年同期下降逾六成,行业消费者投诉总量较上年同期下降逾八成。该局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19年,该局派员作为江西省实施此项机制的唯一代表,参加了由国家发改委所属国家信用中心组织的全国公益性信用APP观摩评选活动。
突破路径,提出监管与服务新思路
“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尽管我们经费紧张,但必须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突破原有监管路径,实施监管与服务新机制!”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文军的话铿锵有力。
一方面,深入分析,摸清家底。机构改革后,袁州区原工商局、原质监局、原食药监局“三局合一”组建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专业要求与监管人员素质不相匹配。监管队伍专业性不强、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有效承接监管职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消化;监管任务与监管人员数量不相匹配。袁州区有食品、餐饮经营户1.5万余户,而监管人员只有100余人,专业人员更是十分缺乏,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另外,鉴于食品安全的动态性、反复性和复杂性,短时间内通过传统的面对面、手把手、点对点的监管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
另一方面,直面难题,突破路径。难题在前,责任在肩。该局在现有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在全国无模板参考的条件下,新局刚刚组建就出台了《袁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第一个五年纲要(2016年—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为改变原有重监管轻服务传统思路,探索建立“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与服务”新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建立机制,开创监管与服务新局面
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互联网+”发展理念,聚焦热点难点,围绕“数据采集、数据展示、数据运用”,以诚信体系为目标,以征信服务为入口,依托个协、消协组织,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现有工商登记注册食品等经营户数据,把商品和商品服务数据化、网络化,探索建立“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与服务”新机制,让分散的实体、个体成为具体的数据连起来,流动起来,实现“技术换人”、科学监管。
建立“互联网+一票通”追溯系统,实现数据采集智能化。通过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食品安全台账管理有效结合,以流通环节大中型超市、批发企业为主要对象,以进货查验记录为主要内容,将食品的商标标识、厂名、厂址、有效期等详细情况全部录入电脑,生成电子台账,并及时传送给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存档,形成进销货“互联网+一票通”追溯系统,完善食品源头数据采集管理,实现追根溯源。目前,在袁州区所辖宜春中心城区所有大中型超市、批发商的预包装食品、大型农贸市场的农副产品均可追溯。市场监管部门可实时监管经营主体,了解食品等商品质量与流向,追溯不合格产品源头,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经营者、消费者也可以随时查询并打印电子小票,每件商品的详细情况及来龙去脉清晰可见。据了解,截至目前,市场监管人员共上门确认完善数据1.5万余户,收集食品餐饮数据共计30余万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