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发展痛点三问
发布时间:2020-05-15 14:30来源: 网络整理原标题:工业互联网发展 痛点三问
工业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工业互联网仍处于发展初期,标准架构还在探索之中,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技术、人才、安全等方面存在瓶颈和短板,推广应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并存,需要保持耐心、稳中求进。
一问
数据能否打通?
大多只是物体连接,
打通“壁垒”耗时耗力
在此次调研中,企业反映最多的痛点,首先是设备互联互通。树根互联品牌中心总经理骆凌雯说,可能一条产线涉及到几十种不同的设备协议、不同的填表,要把它们连接起来并实现来自于平台的控制,难度非常大。
由于语言不统一,平台企业花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只是完成了一个物体的连接、设备的连接以及保持相互通信。
其次是对工业数据的处理,即“时序数据”的处理,对于非常高频、量大的数据要进来的流程中,并做实时抉择,这一点比消费互联网要求高很多。
此外,则是应用的多样性。不同行业制造业的应用不一样,而且工业应用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很多的know how,比如说老师傅,怎么加工某一个零部件,是积累了一辈子的经验,这是一种点状的知识,工业互联网要将其软件化变成一个小的APP,而这样的APP会成千上万。很多的know how,一个技巧、一个技能,可能是某一种设备的故障诊断的一个模型。
对一个平台企业来说,内部打通“壁垒”也耗时耗力。以美的为例,最多的时候,内部存在大量“烟囱式”系统,研发系统就有10多套,研产销几个核心领域对应的IT系统加起来超过100套。对此,美的用8年时间投入上百亿打通信息孤岛。
其他制造企业也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稍微大一些的制造业企业几乎都有几十套复杂的系统,而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采集、数据库、用户界面,有着不同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
对工业企业来说,必须痛下决定,打通数据互联。而在5G时代,新一代网络将助力工业互联网全要素、全环节高效互联互通,并将加速人工智能、AR/VR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探索,催生形成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拓展工业互联网发展空间。
中设智控总经理曹溪则建议,工业互联网存储、安全管理应该被纳入到政府主导之下,或交给公允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运作,通过在垂直行业和集聚区系统性地推广本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践。
这是否意味着,这样的平台会使得地方政府或者部门重复建设各自为政?“如果连区域性平台都没有建立起来,又谈何打破信息孤岛?”曹溪说,只有建立了一个个区域平台之后,才能实现从更高层面将平台间的藩篱打通,实现更大范围的连接。
二问
数字化如何补课?
成本仍是关键,
转型意识相对缺失
TCL科技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格创东智,是广东省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平台。目前,中小企业在格创东智客户群中占比为两成,“如果在应用层不能为中小企业带来价值,很难说服中小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投资”。
目前,在制造业中,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推广工业互联网的最大障碍,并非来自技术或者财务压力,而是来自于公司管理者和各级员工并没有对工业互联网创造的价值形成统一态度和认知,造成难以定量评估工业互联网创造的价值。
这意味着,管理者要先有正确的观念和坚定的信念,认为数字化是企业转型必经之路,工业互联网是有效手段,然后通过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来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如果各个项目是分散的,则没法统一在一起为制造企业创造可复制性的可以放大的价值。
目前来看,成本问题仍然是中小企业拥抱信息化、数字化时会去考量的重要问题。而与此同时,安全性也是不少企业的顾虑。
业内人士指出,数据泄露与网络攻击是所有企业要面对的风险,但是对于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而言,他们要面临的风险系数相对较高。
“在工业互联网应用方面,要关注AI、机器学习以及机器人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人和机器之间需要实现协同,但人机协同的网络安全问题同样值得重视,网络安全应当预防为先。”英国电信前首席技术官Peter Cochrane解析。
除此之外,中小企业面临的第三大问题,就是后期维护,他们需要找到专业人员来管理他们的IT应用程序。为此,中小企业应该寻找一个适合的数据中心提供商,其数据中心由具有云计算环境经验的专业IT人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