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凝视互联网,互联网也在凝视你
发布时间:2020-05-13 05:54来源: 网络整理
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在2020的开年让我们都止步家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4月28日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30.8个小时,较2018年底增加3.2个小时。
国民的上网时间普遍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在上网的过程中也看到到了不少值得探究的现象。
越发频繁和激烈的网络论争:方方日记大火,引发的是舆论的哗然,掀起了一场关于意识形态的争论。《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隔空喊话方方“你学习做人的空间很大”等言论更是加剧了事情的发酵;从中行原油宝穿仓震惊金融圈到罗志祥的时间管理成本论,我们看到的是愈发频繁和激烈的对立与论争。
中文互联网中“讨论”的消亡:尽管网络论争越发频繁、激烈,但讨论的内容却越发匮乏与空洞。当大众被网络热词裹挟,通篇的讨论里框架逻辑紊乱,只剩下网络热词的堆砌;另一方面是敏感词库的扩大,混迹于微博的网友自然能切身感受到很多时候一条平淡的博文才发出去就被无情“限流”,微信公众号更是能在十五分钟达到精准“404”。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相信你我多少都能感觉到庞大数据下的洪流汹涌,越发频繁的网络论争和中文互联网中“讨论”的消亡,究其原因又是什么?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数字时代中文生态的必然阉割,还是体制局限了我们的语言?众说纷纭背后,我们又如何破题?
互联网1.0到2.0
众多关于互联网的理论都粗略地将互联网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互联网1.0阶段和2.0阶段。近些年来区块链,大数据获得了长足发展,很多人也声称我们已经走入了互联网3.0时代。但是实际上,从相信沟通的层面来看,是否到了3.0还很难说。
谈到讨论,互联网环境这些年的变化是难以回避的。
互联网1.0时代特别容易理解,基本上就是门户网站的时代。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碎之前,门户网站上信息的“一对多传递”是互联网1.0时代的主要特征。
在那一时期,用户对于互联网上内容的讨论基本存留在聊天室这样的区域,互联网具有非常强的匿名性。主要的互联网参与用户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知识水平都相对较高,毕竟那个时期能够买的起电脑和能上网的家庭屈指可数。
在互联网1.0时期,全球的学者们就憧憬并且讨论过一件事:网络空间代替城市空间接管公共领域,甚至有创造前所未有的理想公共领域的可能。
所谓公共领域,用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话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到一点,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市民们被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干涉。由此可见,公共领域其实包含两个要素:第一,超出私人领域;第二,没有国家干涉。
互联网1.0时代的“一对多”到了2.0的时代变成了“多对多”。在博客诞生之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互联网的讨论。2008年前后,中文互联网上曾经呈现出蓬勃的内容爆发。
无论是韩寒等人的博客,还是当年明月这样的文字写手,都在那一时期创造了大量的优质的内容。对于现在,我们很难想象会有人认真的用几千字跟你讨论民主和自由的意义,更难以想象民众会对于民主这个概念进行全民性的讨论和分析。
这也就不难理解许多人当时幻想的“数字化理想国”,即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低门槛的、匿名化的媒介会为全球网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平等话语权。
很遗憾的是,故事后面的发展仍然遵循了那个重复了千百遍的俗套——人类期待某种技术的进步能够颠覆性地改善人类世界。但事实上,新的技术只是反过来再次强调了人类群体原生的缺陷。
近20年过去了,我们或许并不用太长时间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至少在中文互联网中,真正意义上平等公开的讨论不(再)存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搭建逻辑反而是在有意避免公共领域的形成。
国民的上网时间普遍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在上网的过程中也看到到了不少值得探究的现象。
越发频繁和激烈的网络论争:方方日记大火,引发的是舆论的哗然,掀起了一场关于意识形态的争论。《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隔空喊话方方“你学习做人的空间很大”等言论更是加剧了事情的发酵;从中行原油宝穿仓震惊金融圈到罗志祥的时间管理成本论,我们看到的是愈发频繁和激烈的对立与论争。
中文互联网中“讨论”的消亡:尽管网络论争越发频繁、激烈,但讨论的内容却越发匮乏与空洞。当大众被网络热词裹挟,通篇的讨论里框架逻辑紊乱,只剩下网络热词的堆砌;另一方面是敏感词库的扩大,混迹于微博的网友自然能切身感受到很多时候一条平淡的博文才发出去就被无情“限流”,微信公众号更是能在十五分钟达到精准“404”。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相信你我多少都能感觉到庞大数据下的洪流汹涌,越发频繁的网络论争和中文互联网中“讨论”的消亡,究其原因又是什么?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数字时代中文生态的必然阉割,还是体制局限了我们的语言?众说纷纭背后,我们又如何破题?
互联网1.0到2.0
众多关于互联网的理论都粗略地将互联网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互联网1.0阶段和2.0阶段。近些年来区块链,大数据获得了长足发展,很多人也声称我们已经走入了互联网3.0时代。但是实际上,从相信沟通的层面来看,是否到了3.0还很难说。
谈到讨论,互联网环境这些年的变化是难以回避的。
互联网1.0时代特别容易理解,基本上就是门户网站的时代。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碎之前,门户网站上信息的“一对多传递”是互联网1.0时代的主要特征。
在那一时期,用户对于互联网上内容的讨论基本存留在聊天室这样的区域,互联网具有非常强的匿名性。主要的互联网参与用户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知识水平都相对较高,毕竟那个时期能够买的起电脑和能上网的家庭屈指可数。
在互联网1.0时期,全球的学者们就憧憬并且讨论过一件事:网络空间代替城市空间接管公共领域,甚至有创造前所未有的理想公共领域的可能。
所谓公共领域,用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的话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到一点,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市民们被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干涉。由此可见,公共领域其实包含两个要素:第一,超出私人领域;第二,没有国家干涉。
互联网1.0时代的“一对多”到了2.0的时代变成了“多对多”。在博客诞生之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互联网的讨论。2008年前后,中文互联网上曾经呈现出蓬勃的内容爆发。
无论是韩寒等人的博客,还是当年明月这样的文字写手,都在那一时期创造了大量的优质的内容。对于现在,我们很难想象会有人认真的用几千字跟你讨论民主和自由的意义,更难以想象民众会对于民主这个概念进行全民性的讨论和分析。
这也就不难理解许多人当时幻想的“数字化理想国”,即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低门槛的、匿名化的媒介会为全球网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平等话语权。
很遗憾的是,故事后面的发展仍然遵循了那个重复了千百遍的俗套——人类期待某种技术的进步能够颠覆性地改善人类世界。但事实上,新的技术只是反过来再次强调了人类群体原生的缺陷。
近20年过去了,我们或许并不用太长时间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至少在中文互联网中,真正意义上平等公开的讨论不(再)存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搭建逻辑反而是在有意避免公共领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