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全国工商联:四成小微经营者受益于互联网信贷 “民间借贷”灰色空间正在消减

发布时间:2020-05-10 20:05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全国工商联:四成小微经营者受益于互联网信贷 “民间借贷”灰色空间正在消减

  5月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疫情期间,有超四成(40.5%)的长尾小微经营者通过互联网银行获得经营性贷款。

  这份《2019-2020小微融资状况报告》指出,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正在成为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的重要主体。

  报告将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统称为小微经营者,其中,小型企业称为头部小微经营者,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称为长尾小微经营者。

  截止到4月10日,微型企业的复工率达到86%,较三月下旬上升了10个百分点。疫情发生以来,16.6%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已通过线上化运营转型销售,12.8%已开启了远程办公。

  在复工率上升的同时,小微经营者仍普遍面临资金缺口。

  报告显示,小微经营者信贷需求的结构差异大,是精准化政策扶持需求最大的一个群体。相比头部小微经营者,长尾小微经营者的单笔资金需求额度较小,呈现出“高频”“小额”的特点。调查发现,2019年有融资需求的长尾小微经营者中,73.7%的融资需求在50万以下,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20万以内,每笔贷款周期平均在3个月左右。

  头部小微经营者主要通过传统银行进行融资,而长尾小微经营者由于资金需求额度相对较小,很难达到传统银行经营性贷款的门槛,也难以被传统银行体系的渠道触及,在获得传统银行经营性贷款方面存在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的问题。

  数据显示,年营收在10万以下的长尾小微经营者疫情期间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比例仅为6.7%;近6成的头部小型企业还要承担附加财务成本,贷款慢;接近半数(41.9%)的小型企业需要等待超过1个月以上。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说实话让大银行去帮小微企业是不现实的,实际执行上各种技术问题,落实不下去,小微企业感受不到政策的温暖。这次疫情之后,可以说是明确找到了给小微企业融资的方法,就是金融科技。我们应该大力推进金融科技在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的应用,大力推进科技公司跟各类公司体制上的结合。”

  疫情发生以来,有融资需求的长尾小微经营者中,已有超四成(40.5%)通过互联网银行信用贷获得融资,仅有13.9%获得了传统银行发放给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性贷款。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银行等创新业务模式得以实现与传统银行差异化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现有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失衡。

  数据显示,70%获得贷款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认为,“无接触贷款”有效促进了经营回暖--小微经营者每支付1块钱的利息,能产生约2.23块钱利润。超过八成(82.3%)的微型企业和个人经营者认为,贷款可得率明显提升,现在贷款相比三年前更容易。

  报告指出,目前100万元以下信货需求的小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已经探索出了商业可持续性的模式。未来,对于100万至1000万元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以线上服务为主、 线下服务力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