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中场战事,BAT搅动产业互联网的秘钥
发布时间:2019-05-28 22:48来源: 网络整理时代的变幻往往就在瞬息间。
2007年的苹果智能手机悄然登录市场,互联网流量的战场,从浏览器悄然迁移到APP。
十年后,全球智能手机用户量突破30亿,造就一个流量狂欢的时代,阿里凭借淘宝天猫移动无缝衔接继续领航电商,腾讯依靠微信稳坐移动社交的头把交椅,而百度错失这场红利。
十年后的2017年年底,苹果App Store、安卓Google Play的APP数量分别达到210万/360万个,但用户每月平均打开的APP数仅为19个,绝大多数APP难以真正有效触达用户。移动互联网下半场,逐渐形成“超级APP+小程序”的生态。
流量枯竭困扰着每一家企业,BAT从消费互联网悄然过度到决战B端——产业互联网。似乎,小程序成为“超级接口”最佳发力点。
自微信推出小程序以来,仅两年的时间,小程序已迎来了大爆发,促使支付宝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加入到这个领域。
三大巨头基于各自的优势在小程序的发展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红利的百度,入局最迟但却推出开源策略,在小程序竞争中抓住了解决用户需求的服务核心,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小程序生态建设思路。
阿里和腾讯,在各自封闭支付宝和微信超级APP体系内,链接线上线下,移动互联网超级APP+小程序大战到来。
1|小程序时代
2016年9月21日,微信向开发者发起小程序的内测邀请。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
不过,初生的小程序相当低调,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那时,没人想到移动互联网的绝对流量之王微信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小程序时代。
互联网在过去的约30年经历了PC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PC互联网时代,作为主导的是以新浪、网易和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这个时期,浏览器是互联网的主要载体,企业、机构和个人建立了不计其数的网站,为用户提供对应的服务,网站搜索和网站间的跳转构成并促进了互联网生态的繁荣。
到了2007年,苹果发布首部iPhone,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从此,智能手机开始蚕食,甚至取代PC的地位,移动APP也渐渐超越浏览器,成为人们连接互联网服务的载体。
在移动互联时代,相比浏览器,APP的技术准入门槛降低了,数以万计的APP被开发出来。随着全球智能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移动互联网应用享受了一个由巨大流量带来的红利时期。
但是,这样随手可得均的流量已经愈发难寻。QuestMobile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月度活跃智能设备增速,已经从2017年初的17.1%降到了2019年初的4.2%。
即便是头部APP,也渐渐发现,它们的问题不仅是流量枯萎。移动应用像一个个信息孤岛,零散地满足用户需求,并没有谁真正完成平台化,成为足以撼动格局的“超级接口”。
“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伴随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互联网前行的方向并带领腾讯于去年进行了一轮架构重组和战略升级,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新目标。
马化腾对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判断得到了共鸣。随后,阿里巴巴也在CEO张勇的带领下进行了架构调整,强调用AI驱动产业互联网的思路。
中国互联网的领军者们相信,产业互联网通过数字技术为产业升级,把消费者和产业对接起来,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产业价值。马化腾就坚定地表示:“产业互联网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通过聚拢B端企业从而连接用户,争夺成为“超级接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工具设施。
在移动只能终端用户平均安装与平均每日打开应用款数连续两年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月活10亿的微信将开拓“互联网下半场”的重任交付给了小程序。
2|小程序打开产业互联网
在马化腾眼里,小程序是“连接产业”的重要一环。
小程序绕过各大应用分发平台,能够实现轻应用的分发。虽然它不能完全取代APP,但由于移动互联网中轻应用的占比高达70%,所以小程序依然能对移动应用的分发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