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渡劫+新生:互联网赋能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品牌

发布时间:2020-04-23 01:08来源: 网络整理

  文 / 侯继勇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再到中国名牌,中国制造业升级正在探索一条新路。

  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了很多年,曾经尝试过许多路径,比如腾笼换鸟,产业链升级等。

  2008年金融危机后,决策者提出了“腾笼换鸟”的策略,从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力密集向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进阶。

  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决策者提出了从低端向高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进阶的路线,逻辑是产业链升级。

  无论腾笼换鸟,还是产业链升级,由决策者单向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是由市场与决策者一起推动的,这是最大的不同。

  1

  促内需、保制造,就是保中国经济

  4月22日,阿里巴巴宣布升级“新国货计划2020”,帮助商家加速产品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争取让每个消费者的购物车多3个中国品牌。阿里赋能中国制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通销售通路,二是数字技术赋能。

  阿里升级“新国货计划2020”

渡劫+新生:互联网赋能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品牌

  在打通销售通路方面,2018年,天猫发布了“国潮行动”,2019年,阿里巴巴推出了“新国货计划”,2019年全年,”新国货计划“助力134个国产品牌在天猫上年销售额超过10亿、52个老字号年销售额过亿,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四川最多。

  除了国内销售通路外,100多万国货商家通过天猫海外、Lazada、速卖通等平台出海。

  今年4月7日,阿里巴巴时隔11年再次启动“春雷计划”,发挥数字化力量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促进新贸易。

  新供给是什么?就是有品牌、有品质的中国制造。新需求呢?主要指强大的内需,含有消费升级的意思,新贸易是新形势下的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疫情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在新的形势下,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会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在数字技术赋能方面,淘宝C2M计划打造1000个数字产业带“超级工厂”,通过反向定制和柔性供应链,推动制造体系发生深刻变革,赋能中国制造产业升级。更早一些的时候,阿里巴巴推出了“淘工厂”、“天天工厂”等。

  疫情期间,阿里巴巴对制造企业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一、平台免费,二,阿里钉钉、阿里云为代表在线办公解决方案支持,三、整合资源支持。总结起来,还是两方面,一是销售通路,二是数字化技术赋能。

  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说:老字号要渡劫,新品牌要新生,在他们壮大之前我们做好土壤。

  因为新冠疫情,恐慌蔓延,世界被挤兑了。世界被挤兑,会产生一个结果:低效、浪费的模式会被淘汰,新的高效的模式会产生。

  赋能中国制造不是阿里巴巴一家公司的行动,而是平台的集体行动,拼多多、京东同样推出了类似的政策,2018年拼多多推出了“拼工厂”,苏宁推出了“拼拼工厂”。疫情期间,拼多多推出了产业带直播,京东推出了“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等。

  外贸、消费、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疫情全球蔓延,外贸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春节之后,中国制造有序复工,产能已经恢复了,供给没有问题了,但消费出问题了。电商平台公司的一系列动作,有利于推动内需,弥补外贸的亏空。

  拉动内需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进而优化投资。固定投资三驾马车分别是基础投资、制造业、房地产,供需失衡,制造业就会受影响。出口遭遇重创,内需是制造业平衡供需唯一的希望。从这种意义上说,保内需就是保制造业,保制造业就是保经济。

  2

  孤岛化、全球化,崛起的中国品牌

  阿里巴巴为何推“新国货”?基于全球第一的国内消费市场,会像日本经济泡沫后,消费者会选择国产品牌,更注重质朴无华,新国货时代真会到来。这不只是阿里巴巴的判断,也是市场共识,特别是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苏宁等的共识。

  基于内需市场才能产生有影响力的本土化品牌。过去四十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工厂,但并没有有影响力的全球品牌,这与本土市场的缺位、弱势有关。随着本土市场的崛起,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急遽的变化。

  

  1970-2020 全球 GDP TOP15,来源知乎

  2009年,中国GDP(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GDP约为14.41万亿美元,全球第二,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亿美元。同年,美国GDP初值为21.43万亿美元,全球第一。

  IMF、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2030年左右中国将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对比经济泡沫后的日本,中国的市场是日本的十倍,其想象空间是日本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