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破题 商业保险迎来巨大蓝海市场
发布时间:2020-04-22 08:09来源: 网络整理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3月2日,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疏通了过往制约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堵点。
4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尽管对于这一政策是否放开了互联网首诊纳入医保尚存争议,但是“互联网医疗+保险”模式毫无疑问地将成为疫情防控期间老百姓(603883,股吧)看病问诊的主要方式。
互联网医疗“火”了
在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资料可见,1999年,39健康网、搜狐健康网开始提供健康资讯,“互联网+医疗健康”萌芽初绽;2006年我国第一个互联网医疗企业——好大夫在线正式成立。2010年以后,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普及,互联网医疗发展加速,微医、春雨医生、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医疗领军企业成立,随着国家对于“互联网+”概念和创新创业的支持,行业蓬勃发展,热度不断提高。但2016年开始,政策监管趋严,互联网医疗平台发展缓慢,行业热度骤降。2018年以后,国家政策逐步放开,管理日趋完善,互联网医疗发展重回快车道。
2019年8月,国务院更是首次发文提出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可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互联网医疗的推广。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互联网医疗产业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很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量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等实体医疗机构主要致力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互联网医疗通过线上服务避免患者交叉感染,极大地缓解了实体医疗的压力。
受到疫情的影响,为了避免普通发热病人去医院发生交叉感染,很多医院的普通门诊暂停,日常诊疗和慢病复诊等诊疗活动无法通过线下满足。很多第三方的互联网诊疗平台如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丁香医生、微医等及时上线新冠肺炎疫情在线咨询服务,提供免费的义诊。同时,卫健委连续发布两条工作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2020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3月2日,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疏通了过往制约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堵点,特别是3月2日发布的支持互联网医疗接入医保政策,可称之为互联网医疗行业中的“里程碑事件”。
目前,几大主要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在疫情期间迎来了用户规模和日均使用时长的历史新高。卫健委等部门也发布多条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部分省市也加速将互联网复诊以及网售药品纳入医保。
慢病复诊获医保支持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许多患者在诊疗上出现了一些不方便、不便捷、拿不到药的情况,对于患者的特殊需求,《指导意见》提出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设置互联网医院或批准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按照自愿原则,与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签订补充协议后,其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复诊服务可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鑫在4月17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为确保慢病患者不因开药问题反复奔走医院,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市医保局与市卫健委协调联动、同步推进,启动互联网诊疗定价、报销及网上结算工作,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送药上门服务,并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互联网诊疗复诊服务纳入医保,保证参保人员医疗质量和就医安全。
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定点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互联网复诊服务时先对其进行电子实名认证,发生的“互联网复诊”项目可在线实时分解、即时结算。根据这项规定,北京的患者凭在线医生开具的处方,经定点医疗机构确认后,可自行选择到定点医疗机构取药、到定点零售药店取药或药品配送上门服务,三种方式在取药时均可持卡实时结算。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宣武医院、北京燕化医院、北京长峰医院五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还有14家定点医疗机构正在进行信息系统改造和与医疗保险联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