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疗机构“火线”入局互联网医院背后
发布时间:2020-04-01 04:39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公立医疗机构“火线”入局互联网医院背后 | 敲金击玉
公立医院火线入局背后,也正经历多重考验。
自上月底,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成为首家公立医院获批互联网医院牌照至今,上海又有多家公立医疗机构陆续获得“云医院”身份证。
如何看待公立医疗机构“火线”入局互联网医院?这对已有的互联网医疗生态会带来哪些影响?作为处方源头的实体医院能否“玩转”互联网呢?互联网医院赚钱了吗?
首先,笔者尝试先厘清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及网上医疗咨询的区别。
根据国家管理政策,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均需要相关资质及实体医院才可以申请。其中,互联网医院可包含互联网诊疗服务。区别在于,互联网医院开展网上诊疗活动的医师既可以是本实体医疗机构的,也可以是其他实体医疗机构的,而互联网诊疗只可利用自己医院的医生在线问诊。
远程医疗则是机构对机构之间,通过供需对接为患者诊疗提供服务,并不直接面向大众。网上医疗咨询,则是只能提供信息咨询,不能诊疗,更不能开处方。
接着,还需要理顺分别以实体医疗机构为法律主体和互联网医院(虚拟医院)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两类互联网医院的区别。前者是实体医疗机构设置,经审批后将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登记;后者则是互联网医疗机构挂靠实体医院,成立的互联网医院。
显然,公立医院属于第一类互联网医院,而微医、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等为第二类。而无论哪一类医院,国家政策对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依托实体医疗机构。与此同时,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线上医疗服务,其诊疗范围均以慢性病和部分常见病复诊为主,严禁首诊(即患者必须已在线下医院进行诊断或进行过相关治疗,以防止就诊需求真实,不存在骗保等)。
笔者获悉,在2016年互联网医院当年的问诊量仅为0.04亿人次,而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已达到近2.7亿次,以三年67.5倍的速度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医疗更是脱颖而出,在线问诊数量迎来暴增的态势。
此前,用户教育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难题。政策(医保支付、处方药等)及医生方面也有限制。疫情后,患者、医生、医院,甚至政策制定者都对互联网医疗有了新的认识。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和健康界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但互联网医院就意味着赚钱么?笔者从港股上市的平安好医生和阿里健康财报了解到,平安好医生2019年在线诊疗服务贡献收入为8.58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的16.9%,但公司整体净亏损仍达7.47亿元。阿里健康则已连续亏损十年。
笔者观察,这些平台亏损背后与互联网医疗平台一直用“烧钱模式”培养用户习惯有关。而公立医院在医院IP和医生IP上具有天然优势,获客难度相对较小。此外,如前文所述,疫情为公立医院入局互联网医院做了大规模的用户教育。其入局后最大的考验是如何实现用户付费转化。实际上,这也是绝大多数互联网医疗平台需要面临的挑战。
让用户为线上问诊付费并不容易。疫情过后,用户是否还会继续停留在线上,仍未知。
笔者还注意到,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交叉感染,医院关停部分门诊和病区,患者就诊量断崖式下降的背后也是医院收入和收益的大幅下降,可医院防控成本和运营成本却未减少。
同时,互联网诊疗是一个系统性的行为,涉及医疗、医药、医保、支付等一系列问题,不同环节需要打通互联,任何一个环节缺失或不完备,都会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
公立医院火线入局背后,也正经历多重考验。最后,如何实现对互联网医院诊疗质量和行为进行有效监管,仍待相关政策法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