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互联网 >

互联网思维给文化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30 13:50来源: 网络整理

互联网思维给文化带来了什么?

“我也是醉了”、“有钱就是任性”、“蛮拼的”、“萌萌哒”、“时间都去哪了”、“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且行且珍惜”……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评出的2014十大网络用语的调侃中,2014年文化领域的热闹就这样任性地告一段落。

2014年,中国娱乐业产生了近300亿元电影票房、15000多集电视剧、303档综艺节目。但更令人热血沸腾的,还是互联网思维的全面渗透。当人们还在为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中的价值观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三部《小时代》早已狂收13亿元票房,而定于2015年春节上映的第四部,票房被预测将达到7亿元。

2014年同样幸运的,还有翻拍自网络微电影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这部被放到网上的一首《小苹果》带火的电影,凭借2.5亿元的票房正式打响了中国影视产业“网生代”的第一枪。

与传统影视相比,互联网影视最大的不同是用产品思维替代作品思维,以往的观众概念也变为精准的用户群体,也就是它的粉丝群。所以说,互联网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权,不管是时间上还是内容上的。

电影《秦时明月》将弹幕引入了大影院,把观众和导演放在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让导演和观众都有屏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户的评论、分享以及观看的数据,都是在参与内容创作。“众筹”概念也被引入电影产业,通过阿里巴巴推出的娱乐宝,几十万网友率先过了一把“投资人”的瘾。

作为2014年中国电影界的一个大事件,包括乐视、优土、腾讯、阿里巴巴、爱奇艺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入局。但互联网企业进军影视业所带来的,不只是简单的数字变化,从制作到营销再到发行,互联网的新“玩法”正在颠覆并重新定义传统影视产业的每一个环节。

2014年7月,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化生产者们合力将《龙之谷:破晓奇兵》送上了大银幕。该片改编自韩国一款3D动作MMORPG游戏,被视为“一次国产动画电影与游戏的深度交互”。至此,电影IP出现多元化的融合趋势已经日益凸显。

2014年,网络小说改编成风,版权费水涨船高,天下霸唱、桐华、辛夷坞、饶雪漫等热门作家的小说改编权已被抢购一空。2014年共有114部网络小说卖出版权,其中90部将改编电视剧,24部将改编电影。可以想见的是,未来一年的银幕和荧屏仍旧会是“网络改编”当家。

2014年内地综艺圈,共有303档节目先后上线,其中,收视率破1的节目由2013年的31档增加到了36档。什么样的综艺节目最火?互联网最火的内容就是传统媒体上最火的内容。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和第二季《爸爸去哪儿》不仅称霸了2014年的电视荧屏,也同样是网络平台的霸主。而通过“微信摇一摇”的方式和网友互动,意味着综艺节目的网台互动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传统唱片业的衰落早就不是什么新闻,国内国外的唱片业都在萎缩,全球唱片销量近3年来下降了一半多,华语唱片2014年已经萎缩至578张。从年头到年尾,叫得上名、数得上号的所谓“华语金曲”,都被影视歌曲、选秀歌曲和网络神曲承包了。尽管传统唱片“出局”多年,国内的在线音乐网站却连续3年都在扩大规模,2014年的市场规模可达38.4亿元。

汪峰鸟巢演唱会2014年夏天大胆尝试了一次网上直播,吸引7万多网友付费收看,收益超过200万元,轻而易举突破了传统演唱会受制于座位数的票房“天花板”;2014年7月,全国首个电子商务和古村落保护相结合的项目落户绩溪县仁里村,短短一个月,这个名为“淘宝众筹·重建中国最美古村落”的项目吸引了1.6万人参与,目标5万元的项目居然募集了58万元,达成率近1200%。

百度CEO李彦宏说过,无论哪个产业,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加以审视,就会发现当中仍有非常多的机遇和空间。大数据时代,“口碑”变得比广告更有含金量,而“好评”,更是变成了有价值的资产,千金难买。现在,是否认可“互联网思维”这个词语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和社会对话,享受着互联网技术成果的同时,也在促成着互联网思维带来的各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