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专访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天平链”证据区块链等黑科技 为法院系统区块链应用提供先行经验
发布时间:2020-03-25 22:35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每经专访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天平链”证据区块链等黑科技,为法院系统区块链应用提供先行经验
北京互联网法院作为我国三家互联网法院之一,成立一年多来,从无到有,并就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和工具在司法应用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此次疫情期间,北京互联网法院的优势也被进一步放大,为当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诉讼通道。
北互(北京互联网法院简称)的诞生起源和发展现状,分为几个阶段?在先进技术实践上,北互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互联网法院与传统法院相比的优势在哪里?北互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在当前抗疫形势下,北互是否受到了影响?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黑科技”令人瞩目
NBD:北互的诞生起源和发展现状,分为几个阶段?
张雯: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展至今,其实可以用两个词形容,“摸石头”和“钉钉子”。
2018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的方案。2018年8月16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任命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副院长、37名员额法官和2名审判员。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既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时代要求,更是司法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新需求的有力回应。在这个阶段,北京互联网法院可以说是在摸着石头进行高速建设,在最高法院、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相关委办局、全市法院系统和社会各界对互联网法院给予的强劲支持和大力帮助下,丰台科技园一座普通的写字楼,变身为一家智能科技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从无到有,建成全国首个实景的完全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互联网审判体验区,让来访者深度体验在线诉讼的模式和意义;打造“开放包容、平台中立、数据共享、创新升级、安全可控”全流程一体化的电子诉讼平台,把线下诉讼搬到网上来;经过涵盖思想政治、网络技术、审判业务、新闻舆情、司法礼仪、廉政纪律等在内的10余场培训,实现了审判队伍和技术团队的初步磨合。
最初的几个月,北京互联网法院是摸着石头高速建设,此后的一年多,我们则是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项一项高质量地完成改革任务。
首先是探索互联网诉讼规则,推进网络空间治理。这是作为改革“试验田”“样板间”的北京互联网法院所承担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程序方面,北京互联网法院以集中管辖11类涉网案件为中心任务,构建相关规范和规则体系,统一裁判标准和司法程序,从而确保互联网法院的各项工作合法有序地先行先试,使网络空间的所有参与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体方面,在互联网技术迭代发展的态势下,北京互联网法院在现有法律框架内,结合新的社会情况作出司法裁判,逐渐探索出一条“以裁判树规则、以规则促治理”的网络空间治理之路。去年九月在北互成立一周年时,我们评点了很多网络热点案件,都是社会关注较高、涉及互联网新问题的案件。这是北京互联网法院树立互联网诉讼规则,在互联网空间治理方面的探索成果。
其次是以信息化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全链路闭合式”调研、一站式多元解纷为四大着力点推进互联网空间法治治理。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我院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此次疫情期间,围绕服务群众诉讼、服务审判执行、服务社会治理,北京互联网法院的电子诉讼平台、AI虚拟法官、“天平链”证据区块链、文书自动生成、淘宝微淘、移动微法院等“黑科技”,作为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桥梁发挥着重要功能。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是对互联网法治的组织保障。在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不仅仅是对法律问题的判断,更是对技术问题的判断,很多时候对技术的判断就是对事实的判断,因此打造一支精通审判技能、了解技术特征、洞悉产业发展的专家型法官队伍,对推进网络空间法治治理非常必要。通过建立“全链路闭合式”调研机制,对接互联网行政管理机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研究机构,提升互联网审判综合能力,服务网络营商环境,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以创新发展线上“枫桥经验”为指引,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内外联动,引入多方调解力量。
NBD:北互在先进技术实践上,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取得哪些经验?
张雯:以此次疫情为例,我们为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加速技术突破,实现了内外网数据交互,辅助法官灵活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