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区大力推进教育强区建设 提质创优打造教育高地
发布时间:2019-05-30 14:27来源: 网络整理
斗门一中校园。
斗门一中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做实验。
斗门一中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
华中师范大学附中、斗门容闳学校……国内名校纷纷落户斗门、布局黄杨河畔;齐正小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多所新建、改扩建学校如雨后春笋,在斗门大地拔节而起;斗门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成绩喜人,获国家级奖项86个,省级奖项457个,市级奖项1435个。斗门教研改革结出累累硕果、名师高徒不断涌现。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近年来,斗门区大力推进教育强区建设,积极围绕“提质创优建高地”七字方针布局,教育领域中百花齐放,在斗门大地谱写出辉煌篇章。
采写:本报记者 廖明山 何进 摄影:本报记者 曾遥
全力推进辖区学校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要求
教育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教育也对改革发展的全局起着根基性作用,斗门区委、区政府对此有着充分认识,并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所学校都出彩;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成才,这是教育的价值所在,也是斗门区委、区政府和斗门全体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领域,斗门充分研判户籍改革、二孩制度、西部生态新区的发展需求等因素,科学预测未来斗门教育设施的需求量,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上好学”的要求。
2018年,斗门区教育系统政府投资项目共86个,总投资2.5亿元。目前14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已完工项目2个。已建成的珠峰实验学校、齐正小学将于今年9月开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11个教学楼重建工程也已完工。
今年年初发布的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深化校长、教师引进和交流机制改革,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坚持用改革破除瓶颈,推动十大改革创新项目,深化教育系统“区管校聘”改革。
加快学校新建(扩建)工程建设被列为斗门区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今年,斗门区正在全力推进博雅中学、西湖学校、黄杨小学等3所学校的新建工作以及白蕉镇六乡中学、白蕉镇中心小学、乾务镇中心小学和斗门区第四中学等5所学校改扩建工作。
继去年12月27日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签约落户乾务镇之后,今年5月25日,珠海容闳学校宣布其首个单体分校——斗门容闳学校在井岸镇建成,并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开学。
一时间,斗门区受到众多名牌学校青睐。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珠峰实验学校、齐正小学、斗门容闳学校均将于今秋投入使用。
推行房地产配套建校
学校建设迎来高潮
由于入户政策放开、“二胎”政策施行、外来建设者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叠加,斗门居民子女入学成为了摆在斗门区教育部门面前的重大民生问题。
城市发展呼唤教育升级。斗门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育攻坚,跳出局外,宕开一笔,以房地产配建学校作为缓解学位压力的出路之一。
据了解,受学校土地权证申请、建设用地审批等因数制约,新建或改扩建学校的建设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年左右。
为加快学校落地,缓解学位紧张,保障民生实惠。斗门区积极引入房地产配套建校模式,通过完善学校建设规划,将新建学校和房地产项目相关小区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并协调各相关单位联合办公、系统推进。斗门区还出台了实施细则,要求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商配建公办小学或普惠性幼儿园。斗门区实验二小、白藤街道第一幼儿园等公立学校和斗门容闳学校等民办配套学校即属于此类学校。
房地产企业做好配套学校的建设,在扩大斗门区学校数量、增加学位供给的同时,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学校建设效率也大大提高。实现了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合力建校,形成三方共赢的局面。
大批新学校建成招生
今年新增小学学位超2800个
购房置业、人才落户、“全面二孩”等多因素叠加影响下,近年来斗门的入学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居住的人口增多,需要提供的配套服务资源也随之增加,而教育无疑是关键一环。
争抢教育资源的竞争早已从高考战场延伸至义务教育入学阶段,因此学位竞争尤为激烈。
“井岸镇、白蕉镇、白藤街道等区域的学位比较紧张,城区学位需求量与实际学位量更是达到了3:1的比例。”斗门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快学校建设、增加学位供给,关系到的已不仅是斗门教育事业本身,还关系到生活区域内人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