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的基金选择方向,如何确定?
发布时间:2020-12-16 20:20来源: 未知
展望未来,疫情的影响在边际下降,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实实在在的在继续推进,GDP增速依然处于逐级下台阶的大趋势中,但经济增长质量在稳步提高。未来国内外均长期面临优质资产荒的格局,固定收益类资产回报率吸引力有限,而A股作为中国经济最具代表性的资产具备配置价值,对全球投资人而言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我们看好未来权益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首先,考虑到稳定回报优势,我们倾向于选择低负债率高股息且估值较低股价累计涨幅不大的公司作为优质生息资产的底仓配置。
其次,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政府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是我们追求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例如消费电子、半导体、医疗信息化、各类“云”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等。
再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优胜劣汰持续展开,我们看好各个行业的显性或隐性的冠军龙头企业,他们不仅能从新的市场中获取机会,而且即使在行业发展空间不大的一些领域,随着竞争对手的倒下,这些行业龙头依然可以在集中度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持续受益。
我们认为,同时新冠疫情短中期全面结束可能性比较渺茫,但考量全球经济衰退与货币宽松周期仍然持续。
国内方面,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我们坚持认为政策对自主可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将长期持续,具体来看,5G的商业化应用、物联网开拓与智能驾驶进入应用起步阶段等将长期推动半导体、AI、新能源、云计算新经济领域景气度持续向上,长期看好。短中期医药板块经历过大幅上升后,估值达到历史较高状态,但是细分行业的快速发展仍然将会持续,随着时间推移,行业仍然具备深耕的投资机会。
展望三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逐步消退,国内经济步入正常修复的通道,中国作为最先走出疫情困扰,率先复工复产的经济体,经济基本面最为扎实。A股作为中国经济最具代表性的资产,对全球投资人而言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四季度主要的风险在于,如果二次疫情冲击低于预期,或者疫苗研发应用快于预期,全球经济迅速走出新冠疫情阴影,通胀预期卷土重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将不得不开始考虑实质性“退出”,将会对市场估值水平构成压制
从行业配置角度来看,三季度重点配置的机械、科技、氢能源产业链等板块依然是我们未来配置的主要方向。另外,首先我们会考虑增加金融板块的配置权重,“金融反哺实体”的政策思路下银行普遍多提拨备压缩利润做实资产质量,提升了银行股的长期配置价值。其次,我们会自下而上的选择一些受益于国企校企改制,从而长期业绩增长预期开始逐步兑现的公司进行配置。最后,随着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之后业绩恢复增长,特别是明年上半年低基数效应下一些周期龙头企业,其估值又相对较低,将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从2019年初至今,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医药、科技板块获得较大幅度的上涨,基本面持续向上提升、政策大力支持以及风险偏好提升带动的估值上升为三大主要推动因素。
从目前的角度观察,行业估值提升空间已经逐步减少,不断深挖基本面有望持续甚至加速上升的子行业及个股是未来获得期望收益的最大盈利来源。
虽然新冠的影响短期不会消除,但随着疫苗的即将问世,疫情带来的影响会继续边际下降。疫情延缓了一些科技产业发展的速度,但不会影响科技产业发展的方向。此外,11月的美国大选可能会给市场带来扰动,但政策对国产替代、新兴产业的支持不会减弱。紧跟产业趋势,拥抱科技龙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新能源车、光伏、消费类电子、云计算、物联网、国产替代等行业依然存在机会。
对于医药行业来讲,首先我们中长期看好的观点不变,疫情使得需求端向上弹性更大,我们认为医药行业总体发展方向不变,支持研发创新的导向不变,符合这一趋势的公司仍是我们的首选;另外,新冠疫情给了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公共卫生资源、审视我国医药以及医疗器械发展水平的机会,可以看到我们仍有众多短板需要补足,相信这次疫情可能给众多医药相关领域带来机会;而且,随着医药细分行业小龙头不断上市,我们看到在部分领域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占据先发优势的公司成长速度加快,这也使得医药板块可投资标的不断丰富。
对于文娱行业来讲,我们还是期待新的技术带来新的需求创新,从中会有企业走出长期向上趋势,看好新方向,看好行业环比改善。
从投资角度考虑,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消费升级不断推进,不管是医药还是传媒行业都在不断涌现新产品以及新应用,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多样化给相关的行业带来中长期的机会,而疫情又带来行业新的机遇,我们将持续发掘其中机会。
展望2020年四季度,预期市场主线可能会围绕经济复苏和价值回归两条线索展开。当前看来,疫情海外的二次爆发时影响全球经济走势的最重要因素。美国大选是市场的阶段性扰动因素。本次新冠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可能比以往绝大多数的疫情要深远,对于依靠内需的领域,疫情的影响可能是呈现v字型,而对于部分国际分工的外需型行业,疫情的影响则可能呈现L型。
对于市场,消费和医药等抱团资金累积的非常多,估值也有一定程度的虚高,随着经济复苏预期升温,相关低估值标的可能有阶段性的超额,而前期强势品种可能有回归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