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技术加持 智能理财服务焕新颜

发布时间:2019-08-12 08:14来源: 网络整理

  如果让人工智能机器人来帮你理财,你会放心吗?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参与过互联网理财的普通用户,得到的答案不一。参加工作满3年的白领小张表示,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还是愿意尝试一下智能理财服务的,但前提是要依托“靠谱的平台”;45岁的李女士则表示,相较于智能理财,还是更信赖银行的人工理财服务,新事物可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

  窥斑见豹,依托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衍生的智能理财服务,在我国依然是一个新兴事物。有财富管理业内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实际上,目前还有不少理财用户对于智能理财有着人为“障碍感”,但从长远来看,在新技术浪潮之中,智能化理财服务将是大势所趋,在推进国内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和客户成熟度提升方面将扮演着重要角色。

  国内理财成熟度整体仍偏弱

  当前,随着可投资资产与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国内个人财富持续保持着快速增长。而需正视的是,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国内当前的理财成熟度整体仍然偏弱。

  相关研究显示,当前中国市场上虽然有超七成的用户偏好线上理财,但其理财成熟度仍较弱,八成用户希望通过智能技术实现一对一理财服务。

  依托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理财服务,将成为驱动我国传统理财市场深化发展的“新蓝海”。国内某财富管理平台首席运营官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中国老百姓投资理财意识形成的时间并不长,我们长期习惯的理财方式是购买储蓄产品。然而,储蓄产品是一种有固定期限的固定收益,随着新资管政策的出台、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持续发展,整个市场格局和资管产品也在发生变化,从固定收益和期限产品向开放期限、净值化产品转变,将会是一种大势所趋。

  在业内看来,传统的理财服务主要集中在银行及财富管理机构的线下网点开展,服务质量受客户经理专业度影响,且由于人力及投资门槛的限制,理财服务难以覆盖大众投资者。因此,对于传统理财服务,智能理财服务在获客、服务、价值导向、决策方式、覆盖人群、服务时间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差异,也是我国传统理财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智能交互技术推进发展

  诚然,智能理财服务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而对于前端的普通理财用户而言,让大数据和智能机器人来打理自己的资产,多少还会有点儿“高冷”的感觉。智能理财究竟能提供何种服务,如何实现更好的收益,是所有理财用户更关心的问题。

  理财实际上是一个很谨慎的工作,每个人都希望投资收益高、风险损失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这需要日常的积累,也更需要理财服务水平的迭代升级。”上述受访运营官表示。

  业内人士坦言,在推进智能理财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很多客户对智能理财一开始就带有一些排斥情绪,那么对于提供服务的机构而言,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或许还是“润物细无声”,在服务过程中把多种能力进行捆绑输出。

  艾瑞咨询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国内85.6%的用户使用的理财平台可以提供智能客服服务,但用户使用功能仅停留在基础层面,理财产品配置服务使用率较低。此外,智能客服提供理财产品推荐服务的覆盖率仅为29.7%,且78.1%的理财产品推荐与用户实际需求不匹配,这意味着当前智能理财服务市场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良性快速的交互能力应是智能理财的核心。”业内人士称,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可以建立起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客服,在对用户进行深度的意图洞察之后,做到快速、良性交互,进而为其提供风险错配提示和个性化的财富规划服务。

  比如,当前行业内已有一站式的互联网综合平台,基于储备的大量客户线上交流语料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给到客户的服务已不仅仅是原来传统的菜单设计对话模式,同时还基于自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合成能力,充分理解客户意图并进行多轮沟通,为其提供产品咨询、市场分析、投资者教育等多种服务,并通过后续和客户不断的互动、数据的积累和偏好的把握,做到更精准的匹配。

  安全理财更重要

  对于广大理财用户和更多的“小白”客户而言,除了更顺畅地完成理财,解决与产品的匹配度之外,最关心的还有资金安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