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人工智能背后的"人工":给AI"编教材"的小镇青年
发布时间:2019-08-01 08:41来源: 网络整理下乡采集人像的小镇青年
“各位村民注意了,做人像采集,免费领礼品!”
在河南省平顶山郏县的龙头槐村,一阵阵吆喝声打破了夏日的宁静。不一会儿,村民们带着小板凳,三三两两结伴到村头的广场集合。
“头再歪一些,再歪,保持住,微笑。”一个村民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慢慢变化表情动作拍摄照片。张嘴、撅嘴、捂脸……在近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摄影师”一共为这位村民拍摄了100张照片。
“摄影师”名叫赵国首,他是河南千机数据公司的一名数据采集员。这一次,他的任务是带领一个十几个人的团队,在一周内采集到500人的面部照片。
赵国首的团队里都是年轻人,最小的成员今年还不足20岁。尽管这些采集员大多只有中学学历,但这项工作对他们而言并不困难。
公司为每位采集员配备了一部手机、一张采集要求表、一根手机支架。他们只需要严格遵循客户制定的拍摄需求,指导村民们变换表情、调整角度,并拍下照片。
在赵国首看来,采集员就像是“代执行人”,完全被动地执行客户的要求。赵国首介绍:“每个人要拍摄100张照片,每一张照片对表情、光线、背景的要求都不同,所以要完全按照要求来拍摄。”
七月连续的高温天气给户外采集增加了难度,采集团队只能动员公司员工和他们的亲朋好友一起宣传,并通过发放礼品或者支付报酬,来吸引更多的人帮助他们完成工作。
尽管很多村民并不清楚人像采集的用途,大多数人对人工智能也一无所知,但冲着礼品和报酬,村民们往往很乐意配合采集。在这一次的采集中,每位村民在拍摄完100张照片后,拿到了30元的报酬。
未来,这些采集来的数据将被用于美颜相机的系统训练。通过“学习”这些人脸照片,软件可以准确分辨人的面部表情,从而实现“一键美颜”的效果。
为人工智能“编写教材” 的独腿妈妈
训练人工智能,除了人像采集之外,还需要把这些采集来的素材转换成可以供机器学习的教材。在龙头槐村的一处民房里,有一群年轻人在进行数据标注的工作。
魏琳琳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按照顺序标出人体的12个主要关节点位。每个关节都有对应的数字,魏琳琳必须要严格按照顺序准确地进行标注。在人工智能和机器进行算法训练时,魏琳琳的这些操作可以帮助机器准确地识别人体。
除了人体点位的标注之外,魏琳琳的工作还包括通过拉框来标注出人脸或者车辆等。人工智能本身并不会自动识别对象,魏琳琳的工作就是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编写训练机器看图识别的“教材”。经过标注的数据将会被用于智能驾驶、人脸识别、无人超市等智能系统的训练。
每天9小时的工作时间,魏琳琳最“高产”的一天能够标注两千多张图片。无需在外奔波,借助电脑便可完成一切工作,这对身体情况特殊的魏琳琳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三岁的时候,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的左腿。由于身体原因,魏琳琳此前可以选择的工作并不多。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一直在一家针织厂上班,每天需要骑半个小时的电动车去工厂,但是一个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