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中国AI创新精神的“老顽童” 纪念我国人工
发布时间:2019-07-09 07:39来源: 网络整理吴文俊院士(2014年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2017年5月,横空出世的阿尔法狗,让人工智能传遍街头巷尾、童叟皆知。
就在那个5月,我国人工智能的先驱、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方法”创立者吴文俊先生,安静地走完了他自己的一生,享年98岁。
今年5月,13位两院院士以及数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到上海,纪念吴文俊先生诞辰百年,也为新设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数学中心建言献计。
“他的工作无疑属于上个世纪中国数学赶超国际世界水平标志性的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袁亚湘这样说;“他亲自点燃了中国人工智能的创新精神”,在唁电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写道。
如今,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专利数、投资额、公司量都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化身浩瀚宇宙中一颗名为“吴文俊星”的小行星,吴先生和他一直倡导的“科学道路上没有便宜可捡”的科学精神,至今指引着这一代的AI人。
终身学习的老“顽”童
“中国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研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日前的“徐匡迪之问”,直击国内人工智能AI发展的要害之处。
而回溯吴文俊先生的一生,则是通过终身学习,开创基础研究新方向的真实写照。吴先生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吴先生于1951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任教职。2000年,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最早听说吴先生的大名,是在上大学时,同学跟我讲起,中科院数学所有个能人,能够同时‘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当时就觉得这人有点像左手与右手打架的老顽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教师林开亮这样回忆道。
在不少数学家的眼里,之所以说吴文俊先生是数学界的“老顽童”,来自于他永怀幼童的好奇心。用吴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他喜欢“东看西看”。
他的口述自传里写道:“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就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读历史书籍、看历史电影帮助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他所说的“东看西看”,大约等同于在年近花甲之际,从零开始自学计算机编程。“在从事机器证明初期,没有计算机可以使用,为了验证其方法的有效性,吴文俊对上千项的多项式进行笔算,常常持续多日”。
吴文俊先生从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中获得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方法,该方法在科技文献中被称为“吴方法”。这一项工作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一个里程碑,让他获得了国际自动推理学会最高奖。
“机械化,贯穿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是机械化,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就是构造性和机械化。中国古代数学是着重解决实际问题,它的方法是‘机械’的,跟西方数学的证明不一样,灵机一动什么的。这是我的发现,这是我真正读懂了中国古代数学”。吴先生在口述自传中说。
他的不少学生回忆说,吴先生一直在教学中强调,做研究工作,应该有中国人自己的方向,不要老是跟着别人做。而他自己开创的数学机械化研究,就是中国人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思想。
“科学就该实实在在的,对就对,错就错,这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不是有个笑话吗,选医生的时候要选他背后的鬼最多的那位。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便宜’可捡,没有廉价的成果,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吴先生说。
为人工智能“原创精神”持续发声
“机器的出现延伸了人的体力,而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则延伸了人的脑力。”
吴文俊先生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之一。1988年12月,国际“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杂志”第37卷出版几何推理专辑,所发表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是由吴先生的开创性工作引发的,代表了当时几何定理自动证明的最高研究水平,其中有三篇国外学者的文章专门介绍了“吴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成果。
在这之后的一个夏日,图灵奖得主、有着“人工智能之父”称号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特意造访吴先生,在其中关村的宿舍,交流他们对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的看法。
在人工智能尚未引发如火如荼的热潮之时,吴先生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