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安徽设立首个人力资源“蓄水池”,计划储备2万智能制造人才
发布时间:2019-06-26 04:26来源: 网络整理央广网合肥6月25日消息(记者刘军)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一边是智能制造类企业招工难,一边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如何让院校培养的学生更适合企业需求?安徽省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全省首个人力资源“蓄水池”项目,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院校人才培养,探索更快更优质地为企业智能制造升级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近年来,企业一线员工的短缺,仍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桑林兵介绍说,从园区企业历年的用工情况来看,始终存在用工荒的难题。
“目前我们经开区有268家规上企业,有25万的产业技术工种,对普工的需求和对特殊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普工季节性缺工,对精工人才我们是常年缺乏。”
针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国家不断出台扶持职业教育发展、技工人才培养等政策,如何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适应企业需求成为各界探索的重点。安徽省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设立的首个人力资源“蓄水池”项目,是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搭建起一个互联互通、精准施策的平台,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院校人才培养,开展技能人才定向、双向、定制培养和储备,最终形成区域人力资源的“蓄水池”,为企业长期精准输送所需的技能人才。合肥理工学校校长张良平介绍说,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将采取企业定向培养的模式,让学生除了掌握教育部门规定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程,还能掌握企业专门为其定制的企业文化和社会实践课程、职业意识课程。
“主要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学生在校内要熟悉企业的文化,熟悉企业的管理,知道企业对技能的具体要求,然后学生再到企业里去,由企业的师傅带着学生来实际动手操作,达到企业的用工要求。”
据了解,安徽省实施的人力资源“蓄水池”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与100所学校建立合作,到2021年储备人力达到2万人。为保证实施效果,由当地审查考核委员会定期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一年一付。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桑林兵说: “按照蓄水池的运营情况,和企业学校的合作情况,通过考核给予一定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