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堆斗笠变身艺术作品!顶级艺术大师扎堆酉阳
发布时间:2019-06-08 20:52来源: 网络整理6月6日,“归去来兮——2019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国际时尚发布中心举行。据介绍,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是乡村公共艺术在重庆最高级别的联合活动,是大型乡村公共艺术在全国范围的率先开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首批艺术作品公布
艺术递交第一份乡建答卷
发布会现场,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正式公布了第一批艺术作品——焦兴涛的《沟通之介》、傅中望的《斗笠》、刘佳的《对话》。本次活动的总策展人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其作品《沟通之介》取材为柴,用柴垛塑型的方式,在土地上堆砌了一组电话号码。当地村民以燃烧劈柴获得身体的温暖,当代乡村以电话通讯与家人、与城市、与外界沟通,获得心灵的温暖。作品把传统农耕社会一脉相承的习俗与城市日新月异的科技结合,利用当地原料,展现现代通讯对城乡交流壁垒的突破。更富有交互价值的是:这组以劈柴堆砌的号码正是焦兴涛教授的手机号,活动期间大众可以拨打这个号码向艺术家本人提问,艺术不仅可观赏,更可参与。
焦兴涛教授讲解作品创作思路
艺术家傅中望对作品《斗笠》的创作理念进行了阐释。“戴上这顶斗笠,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斗笠由竹编制而成,而竹子根植于家乡的热土,戴上斗笠就等于把故乡的热土靠近心胸,具有浓郁的故乡气息,是寄托故乡情感的最好载体。
傅中望教授讲解作品创作思路
刘佳老师的作品《对话》为一个系列,作品创作的思路缘起于农具。对农具进行解构和重组,改变其本身的作用,这既是对传统乡愁的记忆,也是农具在当代乡村生活中蜕变与新生的诠释。此次落成的作品是将鱼竿和鱼篓相连接,形成倒垂的喇叭状装置,在杆体处安装可供收集声音的装置,声音从此处可传递和扩散,说话者和听话者各自站在一端,可分享趣闻,也可诉说心事。
发布会上,四川美术学院为酉阳县授予“艺术创作基地”以及中央美院雕塑系为酉阳县授予“实习基地”,本次酉阳乡村艺术季,也邀请了美术学院的师生进入叠石花谷乡村进行在地性创作,共同探讨乡村艺术创作的经验。据悉,首批三件作品后,还会继续以邀约、征集的方式,创造出多样化、先进性、参与性兼备的作品,呈现乡民需要的艺术,为酉阳当地的乡村观光旅游休闲产业供血赋能,打造艺术介入乡建的可借鉴范本。
四川美术学院为酉阳县授牌
打造创新型文化艺术旅游IP
尊重自然与艺术的“酉阳模式”
“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是重庆酉阳县政府打造的2019年度文化农旅盛事,旨在通过艺术介入乡建的形式,打造创新型文化艺术旅游IP,进而探索艺术振兴乡村的新道路。艺术季组委会本着尊重艺术、尊重创造的原则邀请艺术家,其形式与手段以艺术家个人喜好和习惯而定,但在项目中,艺术家需要转换角色,以三农服务为基本立场,成为乡村的建设者、农民的合作者,和农民一起做艺术,做农民需要的艺术,以其生活环境为背景和载体,将现场、公众、艺术、生态、功能有机结合,从而使作品从乡村生长出来——这就是本次艺术季创造的“酉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