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渝北:“三个一”跑出智能化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0-08-12 09:02来源: 网络整理

  8月10日,汽车零部件在生产线上自动传输,无人操作的物流小车按照既定线路穿插往返,机械手臂在生产线上舞动忙碌……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里,每个工作站前只有1名工人进行双工位或多工位的简单操作,30余台工业机器人自动完成从片件组焊到精加工、总装、打包等一系列工序。

  渝北区推出改造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的“三个一”发展模式,让包括驰骋公司在内的一大批传统制造业实施了“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改造和技术升级,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改造一批

  智能化为制造业赋能

  渝北区作为重要工业基地,前些年,汽车等产业持续迅猛扩张,带动经济高速增长。但近年来传统工业增长遭遇“天花板”,亟待提质升级。

  面对现状,渝北区决心从“拼速度”转向“拼质量”,用智能化改造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区里出台了《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每年安排2亿元工业技改专项资金,对推进“两化”融合、建设智能工厂以及实施生产线技术信息化的技改项目给予相应补贴。近3年来,已累计投入工业发展专项资金6.2亿元。

  重庆云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研发制造汽车真空泵总成、机油泵总成、水泵总成的高新技术型民营企业。得益于技改支持资金,企业建成两条自动化生产线,新增产值7000万元。据了解,生产相同数量产品,技改后效率提升65%、人员节省66%,良品率大大提高。

  数据显示,2019年渝北新增“两化”融合贯标试点5个、智能工厂1家、数字化车间3家、市级认定智能化改造项目52个,打造区级智能制造示范点4个,中利凯瑞、爱驰威等10余个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今年,天实精工、再升科技等7家企业的生产车间被认定为市级数字化车间。

  培育一批

  发展数字经济高地

  走进阳光照耀下的仙桃数据谷,全玻璃的会议中心、海水涟漪般的规划体验馆、积木城堡样式的仙桃学院……处处流露出科技与时尚气息,活力与创造力也在这里迸发。

  5G全覆盖的数据谷园区,聚焦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IC(集成电路)和5G等领域,注册企业830家,入驻企业203家,累计为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培养人才上万人次,正在成为重庆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为了促进企业资源共享、服务企业发展和支持创新创业,仙桃数据谷形成了“龙头企业+公共平台+孵化机构+企业会员+人才支持+品牌活动”的产业生态系统,打造了创新生态圈会员联盟、青年人才成长驿站、国际协同孵化等专业创新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创新生态圈会员联盟已经发展了华为创新中心、中科创达、传音等会员企业230余家,形成仙桃发布、仙桃早知道、名教授大讲堂、IC沙龙等品牌性活动,推动技术与资源共享,促进数字经济产业与传统工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引进一批

  实施精准招商

  连日来,在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一期)内,工人们正抢抓工期,以弥补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一季度生产虽有所下滑,但随着产线逐步上量,并计划投放高端机型,有望如期完成全年生产目标。”OPPO中国西南区部长曾文俊介绍,项目一期完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5000万部智能终端,产值可达300亿元。

  “通过引入OPPO、传音等手机龙头企业,协同引进产业链企业,渝北成功跻身智能手机生产高地。加上协同发展小型穿戴设备、机器人、3D设备等智能终端产业,到2025年有望建成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渝北区发改委主任石品表示。

  渝北区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与专业招商团队的努力密不可分。团队先后引进了OPPO、传音两大“整机+研发”品牌企业,深科技、中光电、蓝岸通讯等整机代工及核心配套企业,投资总额达300亿元,已基本形成“2+1+20”的千亿级智能终端全产业链。

  同时,渝北区加快软件名园建设,成功举办全国大数据标准化工作会议,新引进文思海辉、黑芝麻科技等项目24个,长安软件中心、一铭软件等20余个大数据智能化项目已落地运营。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周新宇 傅欣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