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智能,时代,人才,人工智能,西电

发布时间:2020-08-05 04:17来源: 网络整理

另一方面,坚持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资源优势与信息学科优势融通。学校始终专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近年来围绕信息领域“卡脖子”关键问题,加大实施有组织科研,新增国家科技奖励21项,相关成果为探月、天眼、火星探测、第三代半导体等国家重大工程和核心技术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过程中,学校注重发挥重大项目的育人功能,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推动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有机衔接,着力在集成攻关的实践中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立志解决信息领域“卡脖子”难题,成为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智能时代的IT领军人才:构建与智能时代相配套的智能教育形态

每个技术时代都有自己的教育形态。工业社会要求人知识为先,造就了规模化、同质化教育生态。进入21世纪,人类由工业时代跨入智能时代,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面对新的发展态势,急需构建起与这个时代相配套的教育形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应该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已经很难支撑起智能时代大批个性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进入智能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兴起,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手段,面向大批创新人才的“规模化下的个性化”教育一下子成为可能,为培养智能时代的IT领军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西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率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探索实践,卓有成效。一是理念先行,开展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凝聚“人工智能+教育”共识。二是牵头与华为等11家IT著名企业联合成立智能教育产教联盟,形成“产教融合、教研结合、教研相长”的建设模式。三是以打造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连接、开放、个性化的智能教育体系为目标,成立本科生院和基于物理、虚拟双空间的现代智能书院,探索双空间育人模式;试点“人工智能+教育”示范项目,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实施规模教育下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优秀教师在较大范围内共享共有;实施基于大数据的评价体系创新,为学生学习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指导;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虚拟教师和实体教师相结合的双师队伍协同教学模式,打造“虚实同行、分工合作”为特色的自助式实验教学体系,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加强智慧环境建设,建立网络学习平台,贯通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助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的开展。

 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