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筑梦AI,6位大咖齐聚GAITC求索智能之道

发布时间:2020-07-27 10:41来源: 网络整理

7月25日,2020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CAAI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CAAI名誉副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双聘教授沈向洋,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张亚勤,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作为大会主旨报告的嘉宾,通过头脑风暴与产业求索,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更全面的认知。

筑梦AI,6位大咖齐聚GAITC求索智能之道

潘云鹤院士:提出人工智能三重知识表达机制

筑梦AI,6位大咖齐聚GAITC求索智能之道

潘云鹤院士是我国智能CAD和计算机美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人工智能2.0之父”。由他主导的《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于2015年被中国工程院批准为重大咨询项目,并于次年提交《建议我国启动“中国人工智能2.0”重大科技计划》。

潘云鹤院士认为,人工智能未来5年的最大挑战是基础理论突破,这对于在AI 2.0时代中国能否领跑世界十分关键。

大会上,潘云鹤院士分享的主题是《视觉知识有关的五个问题》,对AI 2.0时代的知识表达做了深入阐述,提出了由知识图谱、视觉知识和深层神经网络等构成的人工智能三重知识表达机制。

他表示,在AI 2.0时代,知识存在三种表达,包括知识的言语表达、知识的形象表达和知识的深度神经网络表达,分别对应语义的记忆内容、情景的记忆内容、感觉的记忆内容。三者之间彼此相互衔接、相互支持,从而有利于知识表达与推理等智能计算的可解释性,可推演性和可迁移性的实现。

戴琼海院士:对人工智能的拷问与思辨

筑梦AI,6位大咖齐聚GAITC求索智能之道

戴琼海院士是立体视觉和计算摄像理论、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人工智能高等人才,研究生及博士后近百名,并且是全国创新争先奖的获得者。其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作为知名的人工智能专家,戴琼海院士不仅在学术和技术方面建树颇丰,而且对人工智能未来长远发展有着深入且独到的思索。

此次大会,戴琼海院士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诸多思考,从不同层面和更深远的视角进行了拷问,给出了全新视角的解读。

当前的人工智能,尤其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对计算资源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戴琼海院士探讨的第一个题目便是:未来是否可能有颠覆性的计算技术,更好的满足我们的算力需求。

沿着这个方向,戴琼海院士提出,现有的人工智能优势主要体现在特定的具体任务上,远远无法等同于人类的智力,这就需要思考,如何从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推进智能本质的突破发展。

“智能、智力的发展不是静态的‘大脑’,需要一个‘AI身体’与环境和人类进行交互,迫切需要思考,这样的‘AI身体’如何来构建?”戴琼海院士更深一步进行阐释,并抛出关于如何评价人工智能技术,什么是智能的本质,如何建立新的图灵测试等多维度的思辨。

高文院士:解决城市大脑顽疾的新思路

筑梦AI,6位大咖齐聚GAITC求索智能之道

深耕计算机领域十多年的高文院士,是一位学界大咖和教育者,也是一位技术专家。他主导的鹏城实验室汇聚二十余位中国两院院士,数百名海内外顶级科研人才,建设鹏城云脑等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及研究平台。

近年来,高文院士的研究重点是利用对神经网络的理解来改进包括城市大脑或智慧城市系统等现有云视觉系统。

城市大脑或智慧城市系统等现有云视觉系统目前存在的两大主要的挑战:第一,虽然视频数据非常多,但是能够对其进行规范并能够从中挖掘出规律的大数据却并不多;第二,视频数据中绝大多数都是正常视频,而敏感视频比较少,产生的价值并不大。

高文院士认为,这两大问题其实是整个视觉感知系统架构造成的直接后果。他给出了一个新思路,即通过类人视觉系统的视觉通路模型(称为数字视网膜)来改进云视觉系统,从云计算逐步走向端边云混合的体系结构,这种结构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使得城市大脑更加高效和智能,赋能城市大脑从1.0版本迈向2.0。

沈向洋院士:从深度学习到深度理解,推动AI普及

筑梦AI,6位大咖齐聚GAITC求索智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