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未来二十年人工智能怎么发展?何积丰院士描绘三条路线图

发布时间:2020-07-24 20:12来源: 网络整理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周晶) 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在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业务的前景是很广阔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通用性发展会越来越快,更加具有适配性,也会更加开放。

  记者: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治理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何积丰:总体上说治理和发展似两个轮子,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有些问题是在应用中发现的,没有应用不会知道存在的问题。这就带来一个悖论,即理论上我们不希望出问题,但出了问题就要修补,修补之后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再出现问题。有些观点认为把安全问题解决后,剩下的都是发展了,这是不太可能的。

  记者: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同时也在法律伦理等方面带来了新挑战。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何积丰:首先,人和人工智能需要协同共生,不希望看到人被人工智能代替的情况出现;二是,人工智能连接是开放性的,我主张公平的竞争,不能让少数行业垄断,而其他行业却接触不到。因为整个机器的生产过程是全人类的;三是,希望人工智能技术有中立性,不能有偏见。不能说对一部分人表现好对另一部分人表现差;四是,人工智能是国际性的,希望在国际平台上商讨人工智能应该怎么做。大家要做相互之间的连接和协作,强调技术透明性,不透明,无法得知是否公平;最后,希望技术发展是可控制的、安全的,在某种程度上要保护个人的数据,同时要有一定的伦理性。

  记者:最新的报告说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的有效人才缺口高达30万,尤其是一些特定的技术方向和岗位上,您觉得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还有哪些困境?有什么建议?

  何积丰:每次新技术出来,都会面临这个新技术人才太少的问题,这不是人工智能本身的问题。每个新技术,在成长期都会存在人才不足的情况。教师是从实验中慢慢培养起来的,不是一开始就掌握这门技术的,要有一个实践过程。

  其次,为某一种技术专门培养一种人是办不到的。不能说因为需要人工智能人才就办一个叫人工智能的学校,老师叫人工智能老师,然后开始招生,宣传自己是培养人工智能的。

  再次,人工智能学科是多学科的融合。伦理上的问题是法律、心理学和哲学的。在大学里没有一个学科能完全解决人工智能所需要的所有知识。

  记者:在您看来,未来20年里,人工智能的发展路线图大概是怎样的?

  何积丰:很难说定一个目标,但肯定的是,发展会越来越好,带给我们的实际效果也会越来越明显。

  我认为有三方面是值得关注的。第一,产业。当前,产业慢慢从数据化到网络化到智能化,人工智能作为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引擎,希望能够在赋能传统产业上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同时对环境保护还要有好处;第二,管理。上海、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必须以数据为依据进行精细化管理。庞大的数据中心,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技术,效率就会很低;第三,生活。让老百姓生活更加美好,有获得感。现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都在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因此,我认为,人工智能业务的前景是很广阔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通用性发展会越来越快,更加具有适配性,也会更加开放,助力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