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新疆新闻 >

激发内生动力 夯实脱贫之基

发布时间:2019-05-22 16:52来源: 网络整理

激发内生动力 夯实脱贫之基

  编者按: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越往后难度越大,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

  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亚尔买里村毗邻沙漠,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弱,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其致贫原因在深度贫困地区具备一定的典型性。近年来,亚尔买里村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探索出一条依托转移就业攻克深度贫困的办法。

  近日,本报派出蹲点调研团队,深入亚尔买里村生产生活一线,了解这座沙漠旁的村庄在依托转移就业打破发展瓶颈、攻克深度贫困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尝试,总结脱贫攻坚中的经验做法,为南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案例和借鉴。

  新疆日报讯(记者江日辉 白之羽 刘毅 周鹏 杨伟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南,昆仑山以北,延绵着一片绿洲,被称为“中国探险旅游之乡”“中国大芸之乡”,这就是地处南疆的深度贫困县——于田县。

  在县城东部30公里处的奥依托格拉克乡,有个位于沙漠边缘的亚尔买里村。这里常年受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侵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在自治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背景下,亚尔买里村立足“激发内生动力、夯实脱贫之基”,依托政策支持,结合当地优势,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于2018年实现了脱贫“摘帽”。

  4月8日至4月22日,本报调研组在亚尔买里村进行了为期15天的蹲点调研采访,在做好“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天山南北大调研”专栏采访报道工作的同时,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访谈、集体座谈的形式,进行了脱贫攻坚专题调研。

  ——问卷调查方面,全村449户,其中整户外出务工124户,年龄较大或者其他情况不便问询的20户。有效问询户数305户,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有效回收率93.4%。

  ——入户走访方面,入户走访31户,其中重点采访18户,采访对象包括贫困户代表、农业生产典型代表、转移就业代表、养殖户代表、农村经营类代表等。

  ——集体座谈方面,同三批次共计32人次座谈,主要对象为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干部,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劳动模范,以及高中及以下的青少年。

  基本情况

  自然条件恶劣,人地矛盾突出

  亚尔买里村三面环沙,气候干燥少雨。所处的奥依托格拉克乡年均降雨量45.8毫米,年均蒸发量2479.8毫米,年平均气温11.6摄氏度,全年无霜期209天。

  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有449户1691人,其中农村户口411户1562人。村干部5人,小组长5人,党员28人,预备党员1人,团员15人,“四老”人员5人,驻深度贫困村工作队队员8人。

  亚尔买里村辖区总面积3750亩,其中耕地面积2826亩。2018年人均收入9612.2元。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479人,现有未脱贫户10户37人,贫困发生率2.19%。

  产业方面,亚尔买里村以核桃种植为主,畜牧业以育肥羊和鸽子养殖为主。近年来,亚尔买里村推动“造血式”扶贫,在村里修建了一批羊圈、鸽舍,还修建了占地6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

  在农业生产之外,全村逐步形成外出务工、玫瑰花种植加工等新的增收渠道。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6.66万元。村中心幼儿园、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等设施已具备并发挥作用。

  目前,亚尔买里村全村449户已通水、通电,全村范围内所有农户房前已通柏油路。所有村民家里都有电视机,村里已建立通信铁塔,全村范围内都有宽带。“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亚尔买里村是经过严格考核才退出贫困村序列的。”亚尔买里村第一书记寇献民说。

  农业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特色经济种植正在起步

  寇献民介绍,亚尔买里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绝大多数农户家里有人参与农业生产。全村主要耕地农作物为核桃,种植形式以核桃套种小麦为主,核桃亩均产量约230公斤,小麦亩均产量约300公斤。全村农业生产方式相对简单,以漫灌为主要灌溉方式,面积达2800亩。

  目前,全村农业生产水平仍较低。问卷调查显示,仅有2.2%的受访农户参与了土地流转。种植效率相对较低的套种模式在亚尔买里村依旧是主要种植模式,只有3.6%的受访农户完全退出了套种模式,58.3%的受访农户采取部分套种模式,38.0%的受访农户土地全部采用套种模式,作物类型为核桃套种小麦、棉花、苜蓿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