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四力”培養卓越新聞傳播人才
发布时间:2019-05-21 18:01来源: 网络整理原標題:增強“四力”培養卓越新聞傳播人才
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2018年12月,由中宣部、中國記協等組織的第五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在全國展開,好記者們深入主流媒體和各大高校,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新聞故事,講述了如何以腳力深入基層、以眼力明辨真偽、以腦力深入思考、以筆力呈現作品,不僅在媒體行業中樹立了典范,也為新聞教育提供了參考。2019年2月12日,宣傳思想戰線開展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教育實踐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宣傳思想戰線隊伍建設的重要論述,扎實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以提高政治能力為根本,以增強專業本領為關鍵,以銳意創新創造為緊要,以培養優良作風為基礎,推動隊伍整體素質實現大提升。
當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強化本領、增強“四力”成為新聞工作者的前進目標。遵照增強“四力”要求,培養優秀新聞人才,要把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作為首要任務,緊跟媒介前沿的發展變化,立足新平台、運用新手段,教會學生守正創新,講好中國故事。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新聞院校要將“四力”作為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以好記者為榜樣、以好作品為案例,將訓練學生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融入思想、植入教學、置於實踐,教育學生以“四力”為根基,逐步成長為政治堅定、了解國情、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
1.增強“四力”基礎在練好“腳力”
“腳下有泥土,筆下見真情”是新聞工作的真實寫照。“腳力”是新聞報道的力量之源,也是記者工作的根基所在。練好“腳力”,才能行得遠、走得快,踐行群眾路線、奔赴新聞現場,掌握來自基層和一線的鮮活素材,開展深入、生動的報道,闡釋黨的路線和方針。
“腳力”是“四力”之首,練好“腳力”,首先要扎根基層、深入實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多年來,無數好記者走向田間地頭、走訪基層民生。有的記者堅持5年,9次登上開山島,記錄了王繼才、王仕花夫婦32年如一日守島、護島的先進事跡。有的記者14次登上雪域高原,9次跨越昆侖山、唐古拉山,4次沿青藏鐵路全線採訪,將中國鐵路工人百折不撓、攻堅克難的感人故事廣為傳頌。練好“腳力”,就要堅信“新聞是走出來的”,要走出編輯室,走到群眾中,讓採訪的腳步遍及大江南北、觸及各行各業。培養未來的好記者,也要引導學生深入基層、了解國情,置身社會大課堂,採擷有溫度的素材,講出有靈魂的故事,用冒熱氣、沾泥土、帶露珠的作品記錄社會、反映民生。其次,練好“腳力”,還要奔赴現場、走向一線。任何時代,“到現場去、到一線去”都應是新聞人的不懈追求。聆聽好記者講好故事,仿佛置身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新聞現場。在記者們所講的故事中,既有對朱日和閱兵、天舟一號發射、港珠澳大橋建設、中歐班列發車等國家工程、重要事件的現場報道,也有對“楊根思連”沖在維和一線保護難民的生動記錄,更有中國記者親赴利比亞、也門、伊拉克等戰地現場的故事。總之,擁有好腳力,才能深入現場、親赴一線,做到凡是有新聞的地方,就有記者的腳步,就有媒體的聲音。培養新聞人才必須強化“現場”意識,使學生練好抵達現場的“腳力”、擁有奔赴一線的能力,在新聞發生的地方,記錄歷史的瞬間、見証時代的發展。
2.增強“四力”關鍵在練就“眼力”
記者既是新聞的報道者,也是時代的觀察者、社會的瞭望者。在好故事、好作品的背后,是一雙雙具有發現力、辨別力、判斷力、預見力的“記者之眼”。憑借“好眼力”,既要發現事實、領會要義,也要辨別真實和虛假,分清主流和支流,做到既見人之所見,亦見人之所未見。
“好眼力”就是要“看得見”“看得准”“看得深”。所謂“看得見”,是指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就像“好記者”在講述中所提到的:大學教授鐘揚為調研植物分布登上世界屋脊、堅持高原作業﹔78歲的老人趙家和將畢生的積蓄捐給寒門學子,不留名、不聲張﹔28歲的青年教師張莉麗在生死一瞬選擇了保護學生卻失去了自己的雙腿。正是因為擁有“好眼力”,記者才能在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挖掘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培養新聞學子,也要注重訓練學生觀察社會生活的能力,教會他們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從質朴中發現崇高。所謂“看得准”,是指要從國家戰略高度找准方向、做好報道。在好記者的講述中,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反映新時代新議題的好故事不勝枚舉。比如,有的記者聚焦國家精准扶貧戰略,記錄下黑龍江省鄉村脫貧的努力與實踐﹔有的記者站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宏闊視野,回顧了福建晉江的發展歷程,講述了一個縣級市經過不懈努力成功申辦2020年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的故事。做記者要站位高遠、關注大局,培養新聞人才也要教會學生立足國家戰略,對准時代的焦點、報道社會的熱點、回應民眾的關注點。所謂“看得深”,是指要以小見大,看到新聞背后所包含的深層次的意義和價值,正如記者們透過一棵樹、一片林,挖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意義,通過一件事、一家人,講述“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的家國情懷。培養好記者,就要讓學生擁有深遠、通透的新聞眼光,由點及面、由表及裡,通過生動鮮活的新聞報道,記錄國家發展、反映社會進步。
3.增強“四力”根本在提升“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