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国家公园建设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积聚力量
发布时间:2019-08-23 03:32来源: 网络整理新闻分析:国家公园建设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积聚力量
新华社西宁8月21日电 题:国家公园建设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积聚力量
新华社记者李琳海、王金金
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19日-20日在青海西宁举行。与会专家表示,国家公园建设正在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积聚力量。
位于青海三江源腹地的玉树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黑颈鹤及其繁殖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该区域目前有黑颈鹤、黑鹳、金雕等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走进隆宝湿地,一对对黑颈鹤在美丽湿地翩翩起舞,一群群斑头雁、赤麻鸭等自由飞翔,交汇成一幅幅梦幻般的高原鸟类天堂。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巴桑才仁说,建站30多年来,该保护区鸟类从起初的14目28科61种增加到16目36科111种。
“现在我们承担着野生动植物监测、自然科普宣教、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社区共管等工作。我们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巴桑才仁说。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设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普达措、钱江源、南山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专家表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公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形式,”国家林草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唐小平说。
横跨甘肃和青海省的祁连山国家公园以水源地保护为切入点,实现了“冰川与水源涵养重要生物功能区”的完整性保护。唐小平说,祁连山国家公园在起初的雪豹国家公园方案基础上,将主要典型生态系统、江河水源地划入国家公园范围,这些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契机。
除了标志性物种,目前东北虎、大熊猫、雪豹等全球关注的珍稀物种成为国家公园的“代言”动物。唐小平说,这些物种社会关注度高,具有特殊号召力,能吸引更多资金和社会力量参与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对雪豹等旗舰物种的保护还能促进自然保护区碎片化和割裂景观的治理。”唐小平说。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说:“国家公园建设意味着对生物多样性实行更系统和更有效的保护。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有条件有能力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革命性改变。”
杨锐建议,今后要将自然保护地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载体,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法律框架,同时要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推动中国荒野保护,并将自然教育融入不同阶段的教育中。
牧民和民间环保组织也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列。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杨欣说,绿色江河已招募累计近200名志愿者,在青海海拔4540米的长江源区接力完成斑头雁守护行动,同时开展鸟类调查,保护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
杨欣说,位于长江源头的沱沱河班德湖是斑头雁聚集数量最多的地区。守护斑头雁项目启动以来,斑头雁的种群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并稳定在3000只左右。外来人员在班德湖盗捡鸟蛋的行为几乎绝迹,长江源逐渐成为斑头雁繁衍的乐土。
家住三江源的藏族牧民尼玛拉毛说:“父辈从小就告诉我要保护好家乡的一草一木,珍爱自然是我们的责任。”
美国第十八任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乔纳森·贾维斯说:“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是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对于世代居住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内的牧民而言,参与到三江源的生态管护是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