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一支中国“阿贾克斯” 怎么就解散了?
发布时间:2019-08-20 06:59来源: 网络整理这是一支传奇的队伍,有人称之为中国的阿贾克斯;它培养出来的球员不计其数,从徐根宝、迟尚斌、李富胜,到贾秀全、朱波,再到郝海东、江津……
历史上他们曾7次赢得新中国足球联赛冠军、8次亚军、6次季军;
他们是八一足球队,他们成也体制,败也体制。
体制带来的优势
所谓八一队,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足球队,始建于1951年,球队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体工大队。球队中的成员都是现役军人,球员退役后也可以享受军人复员后的待遇。
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足球代表队诞生于1951年7月,为了备战1951年捷克斯洛伐克建军节邀请赛,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京市进行了由西北军区、华东军区、军委民航三支球队参加的选拔赛。
1951年9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发出通知举行1951年全国足球比赛大会。为此,解放军系统特地举办了一个选拔赛,参赛单位为若干军事机关和部队中原有的足球队,挑出17人组成联队,再和前往捷克斯洛伐克的球队踢一场比赛,最终选出22人参加全国比赛。
第一支解放军足球队的诞生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体制优势,他们不受地方限制,可以全国招生;军队的待遇、出路和训练条件,也高出其他地方一筹。在专业体制时代,各支球队不靠引进优秀球员,比拼的是各自的青训体系,成绩大部分建立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军队的体制优势得天独厚。
领先在起跑线上
郝海东10岁就进入八一队,他曾回忆,10岁的孩子,当兵了,有了军籍,有工资,有吃有住有穿,什么都不用你花钱,还挣钱。“当时八一队一天的伙食费是1块2,但是吃的可以说比现在120块的都好。牛奶随便喝,你在家根本喝不起牛奶,可这里每天还有一块黄油,中午还有酸奶。”
在郝海东的印象中,专业体制下的军队体育是最强的,当时不仅有八一队,还有昆明部队、沈阳部队、北京部队、南京部队、空军和海军部队,所有这些军体运动队都设有足、篮、排等各个竞技项目,“当时的军队球队甚至比国家队都强”。
强,不仅因为生活上的保障,还包括训练条件的优越。每天有场地训练,训练完了去洗澡,洗完澡去食堂吃饭,那时候,八一队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不用担心任何问题。到了冬天,球队还可以到室内场馆训练,晚上还有灯光球场。
“你想想,光是这点灯的电费得多少钱?”郝海东说,“成年累月,一年365天,从10岁开始你就天天踢球,体工大队的所有人都是这样。这些集体生活、独立生活,专业的长时间的正规训练,都是你成为职业球员,成为好的足球运动员的基础。”
中国的阿贾克斯
职业化之前,八一队一直是中国足坛的强队,1953年首次获得全国足球比赛冠军,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运会足球冠军,1974年、1977年、1981年、1986年都获得联赛冠军。
不同时代的国家队都有八一队的球员担任主力,中国足球第一次冲击世界杯时的主教练是来自八一队的戴麟经,八一队的后卫陈福赉、高筠时、姜杰祥在当时的国家队都是主力;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八一队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球员,如徐根宝、杨礼敏、刘志才、李富胜、黄向东、臧蔡灵、迟尚斌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徐根宝的例子又一次证明了八一队的体制优势,他原本属于南京部队队,在效力了五年之后,徐根宝被解放军队选走参加第二届全运会,也在这一届全运会上,当年被上海队拒之门外的徐根宝,被国家队教练组注意到,并入选了国家队。
八十年代之后更是有一批优秀的球员入选国家队,如贾秀全、朱波、郝海东、江津、隋东亮等。
许多广东籍的名帅,也有过在八一队效力的经历,比如冼迪雄、陈亦明、李勇等。
体制限制的劣势
八一队成也体制,败也体制。
1994年中国联赛职业化,原先八一队招人时的优势不再吃香,甲A球队引进球员的待遇已经远远超过军队,军队的体制反而限制了球队和球员的发展。
1995年郝海东在八一队年薪2万,乌拉圭佩纳罗尔开价20万美元年薪邀请他加盟,“但是后来我问八一队,就想问问佩纳罗尔的邀请函之类的,但是八一队给的回复是你看不懂,我们已经撕了,你说,在我们这种体制里面,作为一个运动员很可悲。”
郝海东在1997年转会离开加盟了大连万达,大王涛、江津等人也相继离开。1998年,八一队从甲A降级。
在各大军区体工队撤消之后,八一队失去了最重要的造血机制,一夜之间球队的后备人才没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