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新疆新闻 >

生生不息青海湖

发布时间:2019-08-11 15:44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生生不息青海湖

  导读

  风轻云淡,水天一色。蔚蓝的湖泊在天空掩映下平静如一面镜子,沉静而深邃地镶嵌在草原上,普氏原羚的身影不时掠过。

  这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两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因地壳变动,海底升起、海水退去,逐渐变成了陆地。时光更替,随着周围山脉继续抬升、湖盆下沉,这里被完全封闭,不断盐化,最终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咸水湖。

生生不息青海湖

  国家荣誉刻入DNA从青海省会西宁市向北驱车约百公里,金银滩草原上鲜花盛开,百鸟飞翔,牛羊群星星点点。

  当地人以“金银遍地”来形容这片膏腴之地。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片草原上曾有过一个神秘的军事禁区——221厂。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选址这里,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先后在这里研制成功。

  地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的金银滩草原海拔约3200米,四面环山,地势平缓,周围丘陵连绵,人烟稀少,适合进行爆轰试验。

  历史不会忘记,1958年的冬天,浪漫的金银滩草原上演了一幕史诗般的迁徙。这一年,金银滩草原1279户6700余名农牧民备鞍打马,为了核事业让出了熟悉的草原。“老一辈人说,牧民们大都迁居至100多公里外的祁连、刚察等县,搬迁时正值寒冬腊月,不少牛羊冻死了。”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日秀村村民德吉说。

  就在牧民们赶着牛羊离开故土的同时,大批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干部、工人从四面八方来到金银滩,以3顶帐篷起家。之后,一个水、电、暖、路齐备,集科研、生产、生活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草原上拔地而起。自此,这片占地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便与祖国的和平与安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尤其在1962年,105名高、中级科技骨干隐姓埋名进驻青海高原,开始了自力更生的创业史。

 

生生不息青海湖

  厂爆轰试验场原址叶俊东/摄

  更有杰出的科学家付出了宝贵的生命。1968年冬,科学家郭永怀搭乘的夜航飞机失事,人们在飞机残骸中找到了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已经烧得面目全非的遗体,他们紧紧抱在一起,护在两人胸前的绝密技术资料完好无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朵蘑菇云犹如怒放的花朵,在新疆罗布泊发出一声撼天震地的巨响。“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多年过去,金银滩岁月静好。家国情怀深植在此,“两弹一星”精神仍激励着青海湖畔各族人民为了美好生活奋斗不止。

  青海湖大部所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存在不少深度贫困地区。随着脱贫攻坚不断加强,贫困正逐渐退出当地人的记忆。海北州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末的10.3%降至2017年末的2.39%,低于全青海省2.5%的数值;海南州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4.8%,下降到2018年底的2.6%;贫困人口医保全覆盖,牧民们缺医少药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与沿海地区不同,脆弱的高原生态难以承载过多工业。如何既保生态又促发展,是和平时代摆在高原人民面前的又一难题。一次次向沙漠发起进攻、一次次抗击自然的威胁……青海,终于为祖国交出一份“绿色”的“高分”答卷。让绿色书写历史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在藏语中有“青色的海”之意,青海省即以此得名。青海湖以西,是广袤的柴达木盆地,正因有了青海湖这个“天然屏障”,西部沙漠化向东蔓延的态势才得以遏制,东部河湟谷地的生态安全才得到保证。

  青海湖地区高寒缺氧、气候恶劣,长期以来,人们不断与沙尘抗争,环湖东北岸的一片绿洲便是“证物”。除了对6万亩沙区常年禁牧封育,环湖地区逐步调整了种树结构和固沙方式。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治沙造林技术,使沙化土地从最初的148.6万亩减少到现在的99.3万亩。

  如今,一大片苍翠的松树林已悄然长成,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在高原徐徐展开。

  到青海湖旅游,当地人一定会提起一种名叫“湟鱼”的青海湖特有物种。

  产于青海湖的湟鱼学名为“青海湖裸鲤”,经过千万年生存演变,成为一种体长侧扁、无须无鳞的鲤鱼。高原苦寒的环境使其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年只增重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