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年金4年破6100亿 企业年金14年覆盖率不到10
发布时间:2019-07-31 15:10来源: 网络整理职业年金4年突破6100亿,运行了14年的企业年金该怎么追?
职业年金的“鲇鱼效应”或进一步搅动养老金市场,倒逼企业年金制度的优化与完善,进一步扩大第二支柱覆盖面。
建立不到5年、市场化投资5个月、覆盖率82%,截至5月底,职业年金结余规模已近6100亿元。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19上海峰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表示,职业年金市场非常庞大,并且处于快速增长中,预计今年底会超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7100亿元的累计结余规模。
职业年金的市场化运营已驶上了快车道,全国33个职业年金项目中,除了已经启动基金市场化的5个省份之外,上海等省份也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启动基金市场化运营。
与职业年金相比,同样作为养老金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显得“相形见绌”。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罡表示,期待职业年金的“鲇鱼效应”进一步搅动养老金市场,倒逼企业年金制度的优化与完善,进一步扩大第二支柱覆盖面。
职业年金规模快速增长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2015年初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在优化养老待遇结构的同时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胡晓义表示,目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达3612万人,截至5月底,加入职业年金的职工人数为2970万人,覆盖达到82%,其中实际缴费人数占比96.5%。
从支付来看,职业年金90%都是分期支付,只有很少人是一次性领取,领取的金额去年人均每月9元,增长到今年人均每月123元,补充性作用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
再从累计结余来看,去年年底职业年金总结余只有4900亿元,今年5月底已经达到近6100亿元。胡晓义表示,我国虽然是2015年初下发了建立职业年金的文件,但实际上是2016年9月份发布《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后才开始筹集资金,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已经筹集到了人均2万元的水平,这也说明了职业年金进行市场化投资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苏罡表示,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不仅使得养老金第二支柱单位养老金的覆盖人群增加了约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而且每年带来的约1000亿~1500亿元的固定缴费,极大地充实了第二支柱的储备。
我国职业年金市场化运营启动的标志,是今年2月27日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壹号)职业年金计划第一笔缴费划入壹号计划受托财产账户。2月28日,该笔资金已通过购买养老金产品的方式入市。该账户由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寿养老)担任受托人,投资方向为年金管理机构的养老金产品。
此后,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运营驶入了快车道。截至目前,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全国33个职业年金项目中,已有25个完成了受托人招标。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山东、湖北、北京、新疆、湖南等地职业年金计划已相继投资运营。下一步,其他省份的职业年金资金也将陆续投入运营。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费予清在上述峰会上表示,上海目前启动了职业年金管理合同签署工作,预计今年三季度内上海职业年金将正式实施市场化投资运营。
职业年金空账“待补”
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职业年金在运营中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胡晓义表示,在职业年金政策制定到落实的过程中,一些矛盾已经开始显现,如空账与实账并存、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制度安排、考核长期化等问题,都需要在下一步的实践中摸索解决之道。
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样,职业年金也面临着“空账”的问题。按照制度规定,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单位缴纳部分分为空账和实账两种情况:地方财政按照比例为员工实际缴纳真金白银,即实账;单位缴纳部分只记账,财政待职工退休之际再一次性补齐,即空账。
胡晓义表示,职业年金的制度设计是单位供款占67%,个人供款占33%,但实际的供款结构是个人54%,单位只占46%,原因就在于其中有一部分是空账。如果全部实账,今年头五个月实际单位供款就不会只有507亿元,而会超1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