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新疆新闻 >

沈阳石佛寺村获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这里有国内最完整最集中的锡伯族民居

发布时间:2019-07-29 16:23来源: 网络整理

沈阳石佛寺村获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这里有国内最完整最集中的锡伯族民居

沈阳石佛寺村获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这里有国内最完整最集中的锡伯族民居

沈阳石佛寺村获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这里有国内最完整最集中的锡伯族民居

  记者吴限

  辽河渡口摆渡。

  七星山上的辽塔。

  七星山美景。

  锡伯族婚礼。(雕塑作品)

  锡伯族民居。

  村里的石佛。

  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村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又是东北地区锡伯族的发祥地之一,有国内最完整最集中的锡伯族民居。2019年初,石佛寺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今年6月,又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街道石佛寺村

  石佛寺村位于沈阳市北郊30公里,西与新民市罗家房乡接壤,北与法库县依牛堡子镇隔辽河相望。辽河、尹家公路、石望公路过境。

  石佛寺村设有两个村委会,石佛寺一村(辖马门子自然屯)和石佛寺二村(辖沙岗子自然屯),这里还是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政府所在地。全村现有住户870户,常住人口3073人,其中锡伯族人口为261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5%,其余为汉族和朝鲜族人口。

  石佛寺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以前,村域范围内分布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东北地区锡伯族的发祥地之一,2019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今年6月,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史记

  锡伯族西迁万里去戍边

  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即清乾隆二十九年,清政府为强化西北边疆的防务,平息内乱并抵御沙俄入侵,从盛京地区抽选出善于骑射的锡伯族官兵1020人,连带家眷共3275人,分两队派驻新疆伊犁。历经一年零四个月的长途跋涉,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以顽强的毅力横穿蒙古高原。

  在西迁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这几千名锡伯族人在辽阔的天山南北地区共驻守18座卡伦(哨所)。1802年(嘉庆七年),锡伯族总管图伯特率领锡伯族军民,历经八年开凿出长达100多公里的察布查尔大渠,潺潺的流水使荒芜的原野变成了阡陌纵横、树木葱绿、瓜果飘香、美丽富足的沃土。锡伯族的先民们用热血与汗水为国家的稳定、地区的繁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高云龙说,由于这一壮举意义重大,因此锡伯族人将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定为“西迁节”,即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杜因拜专扎坤节”。每逢节日这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欢聚在锡伯族广场,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此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村边有条河,河畔有座山,山上有座塔

  在沈阳城北30公里处的辽河岸边有座七星山,山上有座辽代古塔,塔下有寺,寺下有村。辽代,这个村称为时家寨,有双州和双城县两城;明代时是辽东镇的“十方寺堡”所在地;到了清代,因为石佛的传说有了石佛寺,寺庙所在的村也因此改名为石佛寺村,沿用至今。

  2019年7月13日一大早,记者沿101国道,用40分钟车程到达七星山脚下。

  说来也怪,一路上略显呆板的窗外景色,一拐入石佛寺地界便豁然开朗,道路两旁绿油油的水田里,稻浪涌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满了果树;结队而行的鸭阵,摇摇摆摆地向路边的池塘走去……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一进村口,就见沈北新区石佛寺街道党工委书记贾广文双脚踩在村边的河道里,正在跟村民一起往外捞垃圾,一边捞还一边严厉地批评着乱倒垃圾的村民。

  “石佛寺村的美丽嬗变,主要得益于宜居乡村建设。”贾广文告诉记者,从2015年石佛寺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开始,石佛寺村全面完善了配套设施,进行道路硬化,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减量排放,拆除固定垃圾点、清理卫生死角,栽花种树、美化绿化。除此之外,村里还增加了环卫工,建立垃圾分类服务站,每逢节假日,街道和村里的干部带领村民进行卫生整治。

  在石佛寺村,记者见到道路整洁,干净得看不见一处垃圾,家家房前栽种了花草、树木。石佛寺村已退休的原党支部书记、70岁的高云龙告诉记者:“以前,村里都是土路,可以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来形容。因为没有平整的路,那时村民下地种田,运化肥、秧苗都只能人背肩扛,十分辛苦。不仅如此,那时村里到处是牛栏、猪圈和旱厕,垃圾满天飞,老鼠遍地跑,房屋也是土墙瓦顶的老房子,那时村民们都穷呀。”高云龙接着说,“这几年,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田修了作业路,户户通上了柏油路,出门身上干干净净的,而且道路两旁还修建了路灯。你看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砖瓦房,通了自来水,像城里一样了。别的村的村民看到这里条件好,都纷纷搬过来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