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新疆新闻 >

人民日报评论员: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

发布时间:2019-07-26 00:21来源: 网络整理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搭桥”“交心”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推动民族团结、促进新疆发展书写下新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

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一处薰衣草花田里,农用机械在收割薰衣草。 新华社资料图

“不敢想象,如果不是看到牌子上的名字,真以为这是大城市的示范幼儿园。”走进新疆和田墨玉县北京示范幼儿园,看到小朋友们画纸扇、做甜点、排练节目,一位来自自治区党委的干部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得益于对口援疆工作的深入推进,和田地区的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同心捧月照天山,砥砺奋进著华章。自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之后,特别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19个省市肩负国家使命、胸怀无私大爱,谱写出一支又一支“边塞新曲”。在和田,土坯房越来越少,建起各类安居富民住房逾45万套;“十万级”驴产业、“百万级”羊产业、“千万级”兔鸽产业、“亿级”食用菌产业发展起来,带动了百姓增收致富;祖辈喝“涝坝水”的绿洲群众,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一批援疆学校拔地而起,和田孩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到了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高质量教育。同样得益于产业援疆,皮墨北京工业园区建成投用。自此,建市仅3年的兵团城市昆玉市,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工业园区。

还有许多改变是无形的。“援建建筑很耀眼,教学成绩也要耀眼”。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由北京援建,该校党支部书记谢燕红感慨:“学校成立之初困难重重,关键时刻17名北京援疆老师主动担当,靠着扎实能力、高超师德引导学校教学步入正轨。”先进的教学理念、治学经验、师德风范,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更多可能性。从村镇的“卫星工厂”到工业园区的“飞地经济”,由支援省市引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推动商业意识、诚信意识、法治意识等现代理念扎根和田大地。诸如此类“软件水平”的提升,为和田的美好未来播种下希望的种子。

做好新疆工作不仅是新疆的事情,也是全党全国的事情。产业援疆、科技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医疗援疆……新一轮对口援疆之所以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之所以极大地改变了天山南北的发展面貌,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极大地锻炼了各级干部、密切了党和群众血肉联系,根本就在于党中央治疆方略的科学指引,关键就在于走出了一条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对口援疆,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生动展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度红利。

培育国家认同、锻造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需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过去5年间,全疆累计实现231.47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9.4%降至2018年底的6.1%。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新疆的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2亿元,2018年已超过1.2万亿元。当天山南北呈现勃勃发展生机,当脱贫攻坚集结号回响在大漠绿洲,人们看到,对口援疆不仅构筑起更加美好的家园,也培厚了民族团结土壤。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搭桥”“交心”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推动民族团结、促进新疆发展书写下新篇章。

今天的新疆,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刚刚召开的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对口援疆的各项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坚持以凝聚人心为目的,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我们就能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力量。

(原题为《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