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项目驱动,打造产业援疆着力点
发布时间:2019-07-19 09:35来源: 网络整理项目驱动,打造产业援疆着力点——河北产业援疆进行时之一
编者按 自2017年2月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入疆以来,我省对口援疆工作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扣当地实际,把产业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就业第一,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发展、以发展促进稳定,着力在提升冀疆产业合作方面下功夫,助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受援地干部群众认可。
为进一步推进产业援疆工作,本报即日起对我省产业援疆成果进行报道。
利泰丝路纺纱项目成为支撑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三城七园一中心”的重大项目;在和硕县引进试种“张杂谷”,开创了谷子在新疆大规模种植先河;签订《旅游项目援疆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冀疆情·巴州行”送客入疆自驾游活动,助力“旅游兴疆”战略……
我省对口援疆工作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和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师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条件、发展重点等实际,把产业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项目驱动打造援疆工作着力点。自2017年2月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入疆以来,已落地产业援疆项目73个,完成投资81.72亿元。
利泰丝路领航现代纺织城
“开展产业援疆,项目是抓手。”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樊成华表示,在产业援疆工作中,我省援疆干部人才根据新疆实际,突出纺织服装产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立足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协调对接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优强企业落户,助力建立技术领先、衔接配套、上下游一体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走进位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利泰丝路绿色生态纱线示范项目,车间内踏着电动平衡车的纺织女工来回巡查自动纺纱机,既安静又有序。
“我们用的是全球最先进的卓郎全流程纺纱设备,每条生产线都配备了德国全自动筒纱包装系统,还配有世界一流的空调、除尘等设备。纺纱再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利泰丝路库尔勒园区第一厂厂长宿欣自豪地说。
这个由河北援疆干部引进的纺织项目,规划建设6期共600万纱锭规模及一个绿色染色创新中心,总投资165亿元。一期7个工厂于2016年5月全面投产,预计到2020年达产后,年销售额可实现180亿元。
“根据新疆纺织产业发展规划,库尔勒锁定了1000万锭纺织服装项目建设目标,将打造新型现代纺织工业城。利泰丝路项目是当仁不让的领头羊。”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干部马艺轩介绍。
据了解,巴州是新疆的棉花主产区,而服装纺织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两地在该产业上的深度融合将促进两地共同发展。2017年以来,我省产业援疆有10个服装纺织项目落地,总投资近30亿元。其中,由容城县服装商会在巴州和静投资的容和(河北)服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目前,第一批入园5家企业,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新增就业3000人,新增产值10亿元,新增利税1.5亿元,成为产业援疆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张杂谷”产出“天山小米”
“从河北的坝上地区到天山南麓,‘张杂谷’产出了‘天山小米’!”和硕县晟合张杂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学亮兴奋地说。
由“中国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培育的“张杂谷”系列品种,具有节水、耐瘠、耐旱、高产等优点。2011年,张家口第一批援疆干部抵达和硕后,发现这里非常适合“张杂谷”生长。于是,他们当年引进“张杂谷”系列品种并获得成功。今年,种植规模已达到2万亩,直接带动232户贫困家庭稳定增收致富,并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创了谷子在新疆大规模种植的先河。
近日,在和硕县曲惠镇榆树园村的地头,看着长势喜人的谷苗,陈学亮对记者说:“‘张杂谷’在这里的亩产已超过了500公斤,每亩收入最少1000元,谷子可是金色产业!”
2017年以来,我省援疆干部人才继续在“张杂谷”项目上发力。引导合作社投入500多万元进行改扩建,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提升了谷子加工能力;帮助引进“张杂谷”新品种,使产品口感和色泽得到明显改善;统筹计划外资金120万元购买打捆机,每亩提升综合收益60元,促进了循环农业发展;帮助跑办、成功申请注册了“张硕”商标,目前正在申请“天山小米”原产地地理标志……“和硕县计划到2020年谷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直接带动种植户1000户,成为当地的又一金色产业。”陈学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