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产区调研记
发布时间:2019-07-17 22:20来源: 网络整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种棉大户刘世彬承包的900亩棉花长势喜人。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的石总场泉水地七连例东轮8号条田里,连队工作人员帮助郭玉玲(左一)采摘地边棉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银力集团的银北加工厂在卸机采棉。
201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种植面积1030.4万亩,总产量167.9万吨。今年,兵团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预计产量超过180万吨。面对部分地区出现的大风沙尘、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兵团是如何做到提产提质的?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远在西部的新疆也是如此,不仅有香甜的哈密瓜和提子,广袤的棉田也进入收获期。
“全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看兵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新疆兵团棉花种植面积1030.4万亩,总产量167.9万吨,分别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21.3%、总产量的30.6%。
为了解今年棉花的种植和收获情况,经济日报记者日前专程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产区实地探访。调研发现,尽管今年自然灾害频发,借助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兵团棉花产量预计仍将超过去年,未来随着土地流转等政策红利的持续,新疆棉花生产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综合配套改革全面铺开
今年开春期,新疆的天气对棉花来讲并不“友善”。
3月份气温异常偏高,高温导致积雪融化早。4月份气温波动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沙尘、冰雹及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对设施农业生产及林果开花授粉产生了不利影响。随后的5月份,部分地区又出现霜冻和强沙尘暴。据兵团农业局统计,今年全兵团棉花受灾面积占全兵团棉花播种面积的近17%。
兵团供销合作社主任尤小春介绍,针对不利影响,兵团农业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田间管理,截至5月,受灾严重的棉田已补种完毕,补种效果目前看非常好。
“今年,兵团棉花生产的最大特点是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预计产量超过180万吨。”尤小春表示,这主要得益于积极推进的综合配套改革。
2017年1月,党中央对兵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全面部署。2017年6月,兵团党委确定在第六师五家渠市进行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整师推进试点。今年,综合改革在兵团全面铺开。
在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进程中,兵团按照建立身份地、职工、民兵“三位一体”的职工管理新机制要求,民选连队“两委”、划分职工身份地、取消“五统一”,开展土地确权颁证、团场机关事业单位纳编定岗、国资国企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等,实现团场政企政事政资政社分开,奠定了新疆兵团党政军企规范高效运行的基础。
在兵团第八师石河子总场朱家庄,记者见到了团场职工于伟,今年他们夫妻二人种植身份地80亩,自愿接受流转120亩,种植了新陆早64品种,测产每亩458公斤,与往年相比亩产增加52公斤,增产13%。
于伟说:“现在都是自己决定种什么、怎么种,农资也都是自己买,开支明显减少了。”
按照预估的7.5元/公斤的价格,于伟一家今年的棉花纯收入有40万元左右。
石河子总场副场长康东岭介绍,综合改革后,团场全面取消了“五统一”,从购买农资到种植农作物,从农机作业到产品销售,全部由团场职工自己决定,职工根据市场行情,哪种作物效益好就种哪种作物。兵团职工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由于土地可以自主经营,职工的投入意愿增加。取消了“五统一”,农资自己买,省去中间环节,每亩成本明显下降。
同时,连队“两委”也取消干部身份,由职工选举产生,他们的收入和职工的收入直接挂钩。连队“两委”服务职工的意识明显增强。
朱家庄五连支部委员江卫是对接于伟一家的“两委”成员之一。在年初分地后,他和另外4名成员担任“两委”职务,为支部311户职工的2.3万亩土地提供服务。取消“五统一”后,他们连队“两委”从14人减到5人,管理模式由以前的行政强制管理转变为以服务引导为主的生产管理。
“今年棉花采收期从9月底到10月底,持续了一个月左右。”江卫告诉记者,在播种种植期,他们就引导职工选择早熟优质高产的品种,宣传使用达标的农资标准规格,组织学习技术。眼下,他们开始忙着整理今年的档案,一户一册,准确记录改革后职工的各项情况变动。为了做好改革后的配套服务工作,江卫今年将自家的40亩地也流转了出去。“等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后,还是要自己种的,现在顾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