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国公开支持中方立场 中国与西方就新疆问题在联合国角力
发布时间:2019-07-14 13:33来源: 网络整理有分析认为,37国公开声援中国凸显中国与日俱增的外交影响力,但也有观点认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的角力更多是口水战,能发挥的实际影响不大。
中国与西方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新疆问题展开角力,继以西方国家为主的22国日前发布声明抨击中国的新疆政策后,另37国前天集体致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力挺中国,表达对其新疆问题立场的支持。
受访学者分析,这场罕见的较量凸显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人权立场分歧扩大。此外,在中国就新疆课题面临国际压力之时,新疆问题或成为一些国家向中国换取经济利益的筹码。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昨天在网站发布文告说,37国常驻日内瓦大使前天联名致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和人权高专,信中积极评价中国新疆人权事业发展的成就,以及其反恐和去极端化成果,为此支持中国在涉疆问题上的立场。
文告引述签署联名信的各国大使说,他们赞赏中国通过发展促进人权,取得了巨大的人权成就,也为国际人权事业做出贡献。这些大使们敦促有关国家在未访新疆的情况下,停止借未经证实的信息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
这37个国家包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朝鲜、缅甸、菲律宾等,大部分是来自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的国家。
这封联名信被视为对上周三(10日)另22国发布联合声明抨击中国新疆政策的外交反击。该联合声明由英国、法国和德国等22国家签署,批评中国侵犯新疆维吾尔族的权利,敦促中国停止任意拘押他们,允许宗教自由。
研究中国与穆斯林世界关系的美国霜堡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马海云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两大阵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一来一往对峙的情况较罕见,大致可分成两个大群体:一个是发达国家或西方世界国家,另一个则是第三世界国家或政治上较不民主或经济较落后的国家。
马海云认为,声援中国的国家中,不少在经济上对中国有高度依赖性,而中国在新疆课题面临国际压力之时,这些国家有了抱团获取经济利益的机会,这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投资诱惑,新疆问题实际上成了交易筹码。
政经合一对中国是双刃剑但他指出,政治和经济合为一体对中国是双刃剑:中国在他国有投资时,可要求他国支持其人权政策,但中国人权问题越大,他国对中国的要求可能也越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受访时则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中就新疆问题的博弈,可归结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人权根本理念的分歧;中国在这场外交博弈的策略,是团结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争取发达国家的一些理解支持,尤其极力争取中间派的支持。
此次声援中国的37国包括一些穆斯林国家,以穆斯林世界老大自居的沙特阿拉伯签署联名信,引发关注。马海云分析,沙特对中国新疆政策的支持不代表其对新疆再教育营的态度,更多因为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案后,沙特与美国关系恶化,沙特更需与中国拉近距离。此外,沙特的决定也涉及其与土耳其试图相互撇开新疆动乱势力源头责任的博弈。
美国已于去年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马海云认为,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该理事会称不上完整,当下围绕新疆问题的博弈虽不至于视作中国和西方的斗争,却可看作意识形态之争:中国将新疆问题视作反恐问题,同个课题在西方世界的表述则引起对纳粹的联想。
有分析认为,37国公开声援中国凸显中国与日俱增的外交影响力,但也有观点认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的角力更多是口水战,能发挥的实际影响不大。马海云认为,接下来美国是否通过针对新疆维吾尔族的人权法案值得关注,若美国借此采取制裁等措施,所造成的冲击料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