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新疆新闻 >

追寻新疆电力事业发展的荣光

发布时间:2019-07-03 08:47来源: 网络整理

  黑暗里总有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梦想和前行的路,新疆电力事业的发展之路,正是在“光明”梦想指引下得到跨越式发展。

  2018年“十一”期间,乌鲁木齐市“我爱你中国”灯光秀上了央视新闻,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和市民来这里留存一份城市的记忆。从70年代每到夜晚乌鲁木齐就沉浸在夜色里,到现在的灯光如昼不夜天,对于我们从事电力工作的人来说,城市的高速发展,展现出的不仅是变迁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是我们的坚守和奉献电力事业的初心以繁华的灯火形式得到展现,我们用青春和梦想追寻的电力事业发展,铸成了繁荣发展的光明。

  记得小时候,70年代停电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每当我对外人说起自己是红雁池电厂子女时,他们都羡慕我不会遭遇停电的生活困扰,不会在烛光下做作业“毁眼睛”,家里不会常备手电、蜡烛,以备停电不时之需。在虚荣心的作祟下,我从不说,在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时,红雁池电厂家属区也是常常停电。对于为什么经常停电,父母解释就像是家里的火炉,炉子小烧开的水少发出的电少,工厂、农村都用电,造成社会上用电供需矛盾突出导致经常停电。那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不停电就好了。

  这个愿望就像是黑暗的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路和梦想。在这个美好愿望的指引下,我关注着新疆电力事业的发展,也走上了电力工作的人生之路。

  在浩瀚的新疆电力发展史册里,我查阅到大西北的第一盏电灯是在新疆点亮的,而新疆的第一盏电灯是在伊犁点亮的。1909年,新疆伊犁的维尔吾族商人木沙巴也夫从德国购进了一套75千瓦蒸汽发电机组,拉开了西北电力工业史。到了1949年,新疆仅有7座电厂,总装机998千瓦,年发电量97万千瓦时,尚不及今日新疆一天的社会用电量。

  1988年我进红雁池电厂工作时,接受了厂史教育。谈起红雁池电厂的发展史,就绕不开1955年建成的新疆第一座水电站--乌拉泊水电站,装机3×800千瓦。乌拉泊水电站位于红雁池水库上游,后期并入红雁池电厂管理序列,1982年因水费成本过高关停。我们去参观水电站,听说当时建设时,因新疆钢铁水泥极为缺乏,从水电站到山顶的水渠有35米落差,山坡上3根进水管,当时用的是乌鲁木齐南山松树制造的,要求不能有结疤,经过风干、破开、再风干的工艺,刨出的板材每块木板要长6米、宽10公分,拼接后要用近2米长的钢筋箍紧,为防腐防水,内外还要刷油。后来水泥不紧缺了,输水管才换成了水泥的。2007年,乌拉泊水电站被新疆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人们追忆新疆电力发展史,牢记老一辈电力人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功勋。

  80年代新疆电力事业已经开启了加速度,火电、水电、风电在天山南北蓬勃兴建,1988年伊犁托海水电站以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成为新疆最大水力发电站。1989年达坂城风电场总装机2105千瓦,成为全国装机做大的的风力电厂。红雁池电厂经过3期建设,以总装机30万千瓦成为新疆最大火力发电厂,8台机组分别为2×2.5万千瓦(一期)、2×2.5万千瓦(二期)、4×5万千瓦(三期)。

  就是这样的新疆电力发展形势,依然不能满足社会用电需求。记得那时候从红雁池电厂到乌鲁木齐市区14公里,公路两边都无路灯。记得有一次我去市区办事回来晚了,没有赶上末班车,只能在星光照应下步行回去,由于不能完全看清道路,竟然多次走偏方向,最终是凭感觉摸索回到了厂里。

  正是本着“让群众有电用、有高质量的电用”的初心和梦想,新疆电力人甩干膀子加压干,电力战线不断传出好消息,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去年买上电视机了,今年用上冰箱了,家里的灯从白炽灯换成彩灯,纺织厂的女工再不用白天休班晚上赶工了。

  1995年,红雁池电厂建设新疆当时单机最大(10万千瓦)的9号机组,我有幸参与了建设。记得那时有些设备是进口的,说明书全是外文,白天我们在翻译的帮助下搞清楚外国工程师的安装要求后,就去现场抢工期安装,晚上就靠着英汉字典翻译说明书。有一次,我带队安装给水泵电动阀门,为了赶工期,我们提出中午放弃午休加班干,外国工程师通过翻译告诉我们,这是剥夺他休息的权利,不符合合同约定,说完甩头就走。我们安装小组的同志们都很气愤,自己看图纸,摸索着、反复试验着,自主安装并调试成功。就是凭着这股子拼劲,1996年建成投产10万千瓦火电机组,红雁池电厂以总装机规模40万千瓦成为当时新疆最大火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