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扎根荒漠谱新篇
发布时间:2019-06-29 20:59来源: 网络整理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扎根荒漠谱新篇
2019-06-28 09:53栏目:科技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扎根荒漠谱新篇
身临荒漠灌丛,远眺天山雪峰,遮雨棚下做实验。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供图
■本报记者 李晨阳
2008年,当李小双成为所里第一个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时,这个领域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才刚刚起步。之后10年,她和团队的老师同学白手起家,一砖一瓦搭建起分子生物学的整个实验平台。
那是一段十分艰难的时光。头几年,她在各个高校和研究所的实验室来回奔波,大到仪器,小到试剂,都得先跟别人打听一下牌子和型号,再买回自己的课题组。样品需要用碎冰屑保存,但暂时没钱买制冰机,她就用冰箱冻出一整块冰来,然后放在地上用斧头砸,冰渣飞溅一地,到处亮晶晶的。
有人不理解这份热情何来——即便是扛着沉甸甸的箱子上楼下楼,她和师兄师姐也一路欢快地唱着歌儿。
“只要给我们一根线头,就能把幸福给拽出来!”李小双笑容灿烂,“扎根新疆生地所,扎根新疆的人,都有这股精神劲儿。”
对新疆生地所来说,4年前开始的特色研究所建设,就是这样一根伏脉千里的“线头”。
在存量改革中争取增量
中科院系统下的京外研究所,多数以所在城市命名,比如武汉病毒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而新疆的几家研究所,少见地直接冠以一区之名。
新疆,这片横卧亚欧大陆腹地,北衔俄罗斯,南接印度,面向中亚五国,怀抱47个民族的神奇土地;这座“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给新疆生地所打上了独一无二的区位烙印。
新疆生地所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中科院新疆综合考察队。李连捷、周廷儒、彭加木等老一辈科学家,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探查新疆的自然资源状况和生态资源本底。之后,中科院新疆分院成立了生物研究室、土壤研究室、地理研究室。在这3个研究室和新疆综合考察队的基础上,中科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地理研究所相继成立,结束了新疆无资源、环境类科研机构的历史。1998年7月7日,经过联合重组,才有了今天的新疆生地所。
几十年间,这支扎根新疆的科研队伍,问诊沙漠,把脉绿洲,探索荒漠动植物的隐秘生涯,描绘中亚地区的地质变迁,寻找天山深处的矿产资源,助力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新疆生态环境改善、人民脱贫致富,贡献着不竭的智慧和汗水……
他们建立起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木垒野生动物研究站、天山积雪站……11个野外台站及试验示范基地星罗棋布,守望着天山南北的广袤土地。
他们还“走出去”,与中亚五国建立了长期长效的科技合作;与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联合建设干旱区国际研究中心。他们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有荒漠的地方,就有新疆生地所。”
正如新疆生地所原所长雷加强所说:“区域特色,就是新疆生地所最大的特色。新疆,就是新疆生地所的特色。新疆生地所在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就像新疆有着荒凉和富饶的“两副面孔”,新疆生地所既有厚重的历史、光荣的印记,也一直承受着资源匮乏之憾、人才失血之痛和重大成果相对薄弱之苦。
20年前的新疆生地所什么样?老生地所人会带着一丝自嘲告诉你:“三无”——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SCI文章发表、无国家级科研基础设施。
自2001年7月正式纳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单位以来,在几代所领导带领下,新疆生地所全力争取各方资源,终于实现了历史上诸多“零的突破”;在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和三期中,都是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进步最快的研究所之一。
随着“率先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研究所分类改革大幕拉开,新疆生地所再一次迎来了激流勇进的机遇,随之而来的,还有全新的挑战。
“四类机构的定义出来后,大家就感到‘特色研究所’这一类别,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新疆生地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董云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