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聚焦】缉毒民警讲述一线“破冰”故事
发布时间:2019-06-26 12:53来源: 网络整理白天吸毒贩毒人员基本没啥活动,民警就忙于案头工作,精心谋划,等待夜间出击。
与影视剧中一脸正气的人物形象相比,现实中的缉毒民警并不想引人注意。
“天下无毒”是每一位缉毒民警的理想追求,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
6月18日,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6·26”国际禁毒日誓师大会。通过集中毒品销毁、禁毒大使受聘等多项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禁毒知识。图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向参会代表介绍毒品的特征和危害。
新疆日报讯(记者隋云雁 李瑞 韩亮摄影报道)在人群中,他们毫不起眼,一点也看不出像警察;在新闻媒体上,他们的名字是化名,身影是背影,偶露正脸也都被打上了马赛克。因为他们是缉毒民警,注定默默无闻。
6月18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鲜为人知的缉毒经历。他们的故事并没有缉毒影视剧中展示的惊心动魄,但真实的故事更加动人。
精心布局的“导演”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李小明当缉毒民警3年,此前是刑警。警种的转型,对他来说是个挑战。“刑警是案发后办案,而缉毒案件更倾向于主动进攻,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他说。
打击毒品犯罪,民警得立足于大案要案的侦破。而侦破意味着“经营”,就像导演一样,精心布局,让毒贩一步步落入网中,在最合适的时机实施抓捕。
很多时候,缉毒民警昼伏夜出。白天吸毒贩毒人员基本没啥活动,民警就忙于案头工作,精心谋划,等待夜间出击。
互联网时代,非接触类犯罪增多,毒贩多是通过网络联络下家,很少直接露面,打击难度很大。
今年4月,大队民警侦办了一起“零包”贩毒案,毒贩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和吸毒人员联系,多次变换交易地点。在民警强有力的控制下,实施了抓捕,获取了扎实的证据。
“零包”案因为毒品量有限,不是缉毒民警主攻的大案要案。百克以上的大案要案,对缉毒民警的要求很高,必须“打全货”,用李小明的话说,就是“一点渣渣都不能流向社会”。有时候两三个“零包”案的嫌疑人有共同的上家,就需要苦心经营,逐步向上,打“总代理”。
去年3月,大队民警侦办了一起3人团伙贩毒案。扎实掌握线索后,在乌鲁木齐市抓获了两名本地毒贩,又于当年9月“清网行动”中在四川警方配合下抓获了内地的“上家”。抓捕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好的,既要固定证据,又要在嫌疑人最放松的状态下实施抓捕,非常考验民警的“剧情”设计能力。
审讯环节也是一样。“要熟悉案件的每一个环节,在哪个关键时机抛出哪一个证据都要深思熟虑。”李小明说,“导演”思维要贯穿和毒贩斗智斗勇的整个过程。
6月24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南路片区管委会旭东社区开展“健康生命绿色无毒”禁毒宣传活动。图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水磨沟区分局禁毒大队民警向未成年人讲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角色多变的“演员”
长期的工作练就了缉毒民警的眼力。“吸毒人员从面前走过,一下就要能识别出来,但我们还不能被他们发现。”李小明说,与影视剧中一脸正气的人物形象相比,现实中的缉毒民警并不想引人注意。
“普通到不能再普通,没有特征才不容易被记住。”李小明说,缉毒民警身上要有浓郁的“社会气息”,穿着爱好随大流,不能过于新潮。
缉毒工作对民警个人能力和团队默契程度要求比较高。布局抓捕时,大家分散在不同角落,看似毫无关联,但一个不易察觉的信号就知道应该做什么。
侦办案件时,每一名民警都是好“演员”。女民警伏悦在禁毒大队组建时就来到这里,一直担任内勤,但每个大案要案她都参与,主要承担外线侦查工作。“大队警力不足,我义不容辞。”她说。
伏悦身高1.6米,看起来不像警察,这就是她最佳“演员”的资本。因为不容易引起毒贩警觉,她经常出没于毒贩活动的场所,有时候她是货场会计,有时候是街头路人,有时候是接机的时尚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