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河的福泽,淘乡甜的初心
发布时间:2019-06-18 00:18来源: 网络整理文 | 吴筱凤
编辑 | 夏广川
草原和什么最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谓草原最真实的CP。然而,踏上科尔沁那片沃土,这里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它不是牛羊,不是牧马而是万亩良田。
科尔沁位于内蒙古东部,蒙古语意为“神箭手”,因成吉思汗的二兄弟哈撒尔得名,这里是哲理木十旗会盟之地,也是13岁就出嫁的孝庄皇后的娘家。
我的目的地——科尔沁右翼中旗,简称科右中旗。“旗”是一个行政区划的别称,相当于“县”的意思。站在科右中旗杜尔基镇一个嘎查(村庄)的高处,眼前打开是草原大米的画卷。草原和大米成了这方水土里一对更真实的CP。
正值农忙时节,农民播种的身影散落在“万亩棋盘”上,绿色的禾苗连成一片。除了草原上凛冽的大风,似乎眼前的景象不是在塞北而是江南。
霍林河的福泽
草原上竟然能长出大米?
据《兴安盟志》记载:1919年一部分朝鲜族农民来到扎赉特旗绰尔河下游巴岱乡一带种植水稻。1928年在洮儿河、归流河一带也有朝鲜族农民种植水稻。
而草原和大米是一对不为人熟知的CP。
不过,历史的长河中碰撞出最绮丽的火花要数机缘巧合了。
曾经,游牧民族以飞禽走兽之肉和牛羊肉、奶制品为主要食物,清朝中期,有牧民种植少量的糜、稷,加工炒米。通常而言,水稻是南方的产物,而北方的天下则是玉米、小麦、土豆。因而,玉米、土豆等似乎才是草原上的绝配。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印象。
因为,北方气候多寒冷,无霜期短且缺乏水利设施,严格来讲,是不适合水稻种植的。单从水稻积温(生长周期累积起来的温度叫积温)这一条件就能说明问题。
如东北沦陷后那首悲愤的歌曲《松花江上》所唱的那样: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即便是东北的黑土地在相当长时间里并不种植水稻。
然而,奇迹就是这么出现了。
在19世纪中叶至东北沦陷之前,鸦片战争敲开国门,清政府逐渐放弃对东北地区的封禁,因而,朝鲜人便有机会进入图们江及鸭绿江对岸的东北边疆,而这些朝鲜移民有一个特长——耕种水田,具有丰富的水田农作经验。
入华之后,朝鲜移民大胆地在一些汉农放弃的草甸地、苇塘地和洼地上开发稻田,克服重重困难,东北的土地上开始有了水稻的身影,是他们揭开了东北近现代水田开发史的序幕。
不得不佩服朝鲜人的开拓精神,尤其是东北的朝鲜人。
如今在市面上响当当的大米品牌,有来自松江流域有着“塞北江南”美誉的响水大米;人说“泰国香米出凫水,中国香米出五常”的哈尔滨五常大米,以及松辽平原上的盘锦大米......
不过,在一众的大米品牌中,草原大米——兴安盟大米也是来自北方的一匹黑马。
其实,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前有几次朝鲜人从朝鲜半岛迁入华的历史,除大部分落户到东北三省之外,也有一小部分机缘巧合来到兴安大地,这是历史上常见的民族融合。
朝鲜人民不仅把歌舞、辣白菜和辣椒酱带了进来,他们最为擅长的水稻种植技术也跟随而来。这就是科尔沁草原上配稻米的人和。
农业自古靠天吃饭。除了人和,更重要的还要有天时地利。
“霍林河是我们科右中旗的母亲河。”笔者见过的科右中旗人都有如是感慨。草原大米的产生离不开霍林河的馈赠。
科右中旗地处松嫩平原、松辽平原和大兴安岭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地带,是三大地貌的结合部,由于优越的地利位置和生态环境,它得到自然眷顾也更多一些。美丽的霍林河宛如一条银色的飘带镶嵌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上绵延流淌,它淌过科右中旗的中部,润泽这片将近科右中旗15%的土地,也就是今天所看到的霍林河沿岸平原。
稻米种植有几大因素:品种、土质、水源及温度。
科右中旗地处有着“黄金水道带”之称的北纬45度,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在这里,年平均气温5.6℃,无霜期120天,年降水量388毫米,季风条件丰富,农作物通风好,水稻病虫害发病率也就低。
天时地利,因而这里有“盛开”了万亩的水稻良田。
享受着霍林河的福泽,这里的人们扎根在这片草原肥沃的土地上,沿用着朝鲜移民流传下来的方法和土地打交道。靠着最“原始”的惯性维持着生活。
5.6月份正是插秧的季节,农民们在土地上劳作,可以想象,在10月份丰收的季节,草原的风吹过,金黄色稻浪滚滚佛动的盛况,以及洋溢在农民脸上丰收喜悦。
位于科右中旗杜尔基镇的兴安盟大米标准示范基地
三个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