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就在乡里头:探访新疆鄯善鲁克沁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19-06-14 16:20来源: 网络整理探访新疆鄯善鲁克沁镇中心卫生院
小病不硬撑 大病不进城(一线探民生·补齐民生短板②)
本报记者 杨明方 阿尔达克
对于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鲁克沁镇村民来说,以前得了病,真是不好办。镇上的卫生院,诊疗环境差,医疗水平低。有时候小病撑成了大病,卫生院看不了,只得去很远的县城,花费多,还容易耽误治疗。
如今好了,一批批来自湖南的援疆医生,落户鲁克沁镇中心卫生院,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并通过带徒弟,提升了本地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同时,卫生院多方筹措资金,购置医疗设备;借助湖南的援疆资金,建成了拥有200个床位的大型医疗中心。这下子,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了。
过去,看病难、看病远,一直是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鲁克沁镇村民们的一块“心病”。
“小病硬撑,大病进城。”65岁的村民尼亚孜·阿热甫说,从前村民们去县城看病,不仅花费多,还要来回奔波90公里,常常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如今,得益于鲁克沁镇中心卫生院的壮大,长期困扰当地村民的难题正在逐步解决:卫生院盖起了新楼,引进了新的医疗设备;湖南衡阳援疆医疗专家帮助解决治疗难题;当地医护人员水平提升,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硬件提升
以前诊断易漏诊
而今设备来助力
这一年,阿依夏木汗·苏来曼几乎每晚都头痛难眠。每每女儿说带她去县上看病,她都一口回绝:“小毛病,别折腾。”
“走,跟我去卫生院做检查。”女儿前几天又来家里了。阿依夏木汗心想,镇上的卫生院不就那几台设备么,能查出来啥?
拗不过女儿,阿依夏木汗半信半疑地进了卫生院。挂号后,医生安排做了CT检查,隔天她们就拿到了结果。阿依夏木汗被诊断为“双侧额顶叶部硬膜下积液”,医生建议转院进一步治疗。
“如果不是这次CT检查,她不知道又要拖多久了。”送走了阿依夏木汗,院长艾力·热西提心情很复杂。以前,村民们身体出现问题就拖着,结果往往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为什么拖着?县城远,而镇卫生院硬件太差。
2017年到任后,艾力领着同事们筹措资金,修缮购置了心脏彩超、胃镜等30余多台(件)医疗设备。“那台CT机就是我们一个月前才引进的。”艾力说,以往碰到患者自诉头痛,卫生院的医生们都是根据经验诊断,结果不一定准确。如今,这些设备的使用有助于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买医疗设备的时候还赊了账。”艾力说,好在当地政府提供了补助,极大缓解了卫生院的压力。
艾力将记者带到了一座崭新的大楼前说:“这几年,除了医疗设备,在湖南衡阳援疆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还盖起了地下一层、地上五层的综合医疗中心。”
“从前卫生院就是一排土坯房。”艾力是土生土长的鲁克沁镇人,见证了这所卫生院的巨大变化。鲁克沁镇中心卫生院成立于1956年,1994年盖起了两层楼,一层当门诊部,二层当住院部。此后20多年,卫生院的面积不断扩大,但远不能满足当地患者的需求。“鲁克沁镇中心卫生院位于火焰山山南,地处山南二乡二镇的交通中心,原本应担负起山南10万群众的医疗保健工作,但硬件设施始终跟不上。”艾力说。
为此,湖南省投入援疆资金2300万元,在鲁克沁镇中心卫生院内建设了山南医疗中心。湖南衡阳对口援疆工作队队长、鄯善县委副书记尹立鑫介绍,该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设有200个床位,是集卫生医疗与保健为一体的医疗中心。目前已竣工。
技术飞跃
专家就在乡里头
急病难病不再愁
住院部大楼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援疆专家陈永华带领医生们穿梭在病房之间,查看病人的情况。
69岁的阿瓦汗·哈力克正躺在床上,一旁的心电监护仪滴滴作响,随时监测着她的身体情况。
拿着病历本的陈永华刚走进病房,还没来得及向护士询问,阿瓦汗自己先说了:“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5月3日晚,阿瓦汗突发急性心脏病,家人立即将她送到了卫生院。“我还以为自己要没命了。”回忆起那晚的情形,阿瓦汗仍心有余悸。好在救治专业及时,陈永华和同事们将她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我们以前得了急病,不敢来卫生院。”阿瓦汗说,从前卫生院不仅设备简陋,医生也短缺,村民们不太相信卫生院的急救能力。
“而现在,专家就在咱乡里头。”阿瓦汗所说的,正是陈永华在内的湖南援疆专家。